落腔的调查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大量的专家学者投入到民间文学、艺术、戏曲、曲艺、建筑等等这些文化遗产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所熟知。近些年来民间戏剧曲艺的研究是一大热点,文学界、音乐界、戏剧曲艺界等都从其专业的视角对民间戏剧曲艺进行挖掘研究。本文第一章是梳理了落腔的发展过程,让大家认识到落腔的发展源流;第二章对落腔发展现状的调查,通过田野调查、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对老艺人进行采访、剧团的跟踪等一系列方式调查落腔的发展现状;第三章是对落腔音乐本体的调查研究,由于往学对落腔音乐本体的研究比较少,所以做了重点的研究;第四章是落腔的发展困境和“落腔”文化产业的建立和推广,希望通过建立“落腔”文化产业,使落腔走出困境。亦或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让其可以重现生机;亦或让其在历史的潮流中能够留下痕迹,不至于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对民间戏曲的研究中,地域流传比较广的戏曲剧种或者受众较多的剧种得到了学者专家的重视,进行了清晰透彻的研究,对其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一些受到新文化、加上主流戏曲剧种冲击的小剧种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在垂死边缘挣扎。落腔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小众的剧种,对于落腔的研究较少,只有个别几篇介绍性的文章,或者是简短浅显的研究。本文希望能够更加详细的对落腔进行研究,尽可能详细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其唱腔音乐、伴奏乐器、班社剧团情况,使之条理化。为落腔的研究留下一些研究成果,也希望能够引起学界重视,亦或为后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创新的提出了建立和推广“落腔”文化产业概念的这一建议,让“落腔”这个剧种更加有活力、更加时尚,跟上时代的审美节奏。通过建立和推广“落腔”文化产业,来解决当前落腔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使落腔走出濒临灭绝的困境,达到发展和传承落腔的目的。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孩”,“留守孩”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复杂严重的问题。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孩”这一特殊群体,生活在农村的高中留守女生厌学问
中国本有大学,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不是中国传统的大学。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崛起于民国时期。本研究在了解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总体层面上民国成
<正>什么是课堂教学方式转型?就是在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的目标。以前的那种课上不足课后补,训练不足课后补,填鸭式、高耗能、低效果的模式必须彻
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空间崛起的时代。正如福柯在《另类空间》中说:“当今时代也许是一个空间的时代。我们都处在一个同时性的时代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都缺乏一定的兴趣。童谣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原为散文家的潘向黎近年来引人瞩目的是她的小说。《白水青菜》、《我爱小丸子》、《永远的谢秋娘》、《奇迹乘着雪橇来》、《弥城》、《轻触微温》、《无雪之冬》、《缅桂花
从文献研究入手,基于有关中学化学热重曲线试题及研究的28篇文献,从试题考查思维方法、反应类型、实验气氛、解题思路等4个方面研究了热重曲线试题的现状和特征,指出失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