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乒联多次修改乒乓球比赛规则,即“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和“无机胶水”等。不仅使比赛节奏加快、强对抗增多,也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新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依然是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方向。横板进攻型打法的日趋成熟已居世界乒坛的主导地位。现代世界乒乓球的发展格局正在朝着正反手实力均衡,力量大、速度快、旋转强、落点刁的趋势发展和前进。由于女子选手在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方面和男子选手还是有着较大差距,所以男子选手的高水平对抗中体现的较为突出。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当今世界著名男子横板进攻型打法选手的进攻技战术打法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横板进攻型运动员的一些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并对在新规则下横板运动员今后的发展趋势中突出问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横板进攻型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依据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分段指标评估法、逻辑分析法对当今优秀男子横板进攻型选手进攻技战术进行分段统计与分析,所得结果如下:1、马龙主要以下旋和侧下旋发球为主,发不转、侧上旋、逆旋转球的比例相对较少,发球旋转变化较丰富。张继科主要以逆旋转、侧上旋发球为主,偶尔发下旋、侧下旋、发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较多。波尔主要以逆旋转、侧下旋发球为主,结合侧上旋和下旋球,每种发球旋转的实力较为平均,发球质量较高。水谷隼主要以高抛侧下旋和侧上旋发球为主,结合下旋和逆旋转发球。萨姆索诺夫主要以高抛侧上旋和侧下旋发球为主,偶有逆旋转发球相结合。2、张继科和波尔在接发球时多使用进攻技术为主,为自己抢得主动,可以看出他们在接发球时的抢攻意识较强。马龙、水谷隼、萨姆索诺夫在接发球时控制和防御技术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多以摆短、搓、劈长等技术为主。3、横板进攻型选手应强化第三板球的抢攻意识,不易过多保守的运用控制性技术如搓、摆短等。要敢于多用反撕、快带、侧身等技术,使得回球更具威胁性。当对手回球质量不高时积极抢点迎球向前上手,落点多集中在底线两个斜线大角度。同时保持自身击球的稳定性,减少无谓失误。4、重点强化第四板球的进攻意识,由被动转主动进攻,第二板和第四板紧密结合,突出“接发一体化”。在不能有效从被动转主动进攻时应合理运用控制和防御技术,做到有效控制和防御,迫使对手先出现失误,防中带攻,从而更好的在第四板球上加大直接得分率。5、提高相持段的连续攻能力,以稳为主,减少失误率,争取做到相持中避免出现主动失误,同时要能在相持段做到进攻的同时不断变化线路、落点、旋转和角度。重视相持段的落点,迫使对手出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