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监测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a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传统方法(鉴别寄主法、营养亲和群)和现代生物学的方法(同工酶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性分化进行了全面的监测,结果查明,供试的42个棉花枯萎病代表性菌株均属于7号生理小种,且同一生理小种即7号小种属于同一营养亲和群。7号小种仍是目前新疆棉区棉花枯萎病菌的优势生理小种,并且其致病力存在强、中、弱三种类型。7号小种在全疆各植棉区均有分布,致病性强的菌株主要分布在北疆。在供试的菌株中未发现3号、8号小种,这与1998年我校张莉、李国英老师等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一致,也与近年来的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群体结构基本上比较稳定。 采用同工酶技术对棉花枯萎病菌进行了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不同生理小种间的谱带存在明显差异,即3号、8号、7号小种都有其各自的特征性谱带。供试的大部分菌株与7号小种的标准菌株的1条或多条特征性谱带保持一致。因此,基本可以判断供试的大部分菌株属于7号小种,这与我们运用鉴别寄主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以说明,同工酶凝胶电泳可作为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本文通过对四种检测方法优、缺点的比较,为了达到既能鉴定出供试菌株的小种类型,又能测定出菌株的致病力的目的,我们还是要采用以鉴别寄主法为主,辅以VCG、同工酶电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本研究对强、中、弱不同致病力的菌株继代培养后,进行了致病力测定,其结果发现,强、中、弱菌株致病力都呈现下降趋势,强致病力的菌株下降趋势相对明显些。同时对只定殖在棉花木质部和髓部的棉花枯萎病菌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两种定殖在棉花不同部位的枯萎病菌在致病力、定殖稳定性、蛋白表达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其他文献
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是十字花科沙芥属,2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的特有种。它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野生蔬菜和药材植物。2003~2004年对沙芥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
目的:对比分析隐源性咯血和非隐源性咯血的DSA表现分析不同栓塞治疗策略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检
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盛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由繁重公款导致的农民负担沉重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民负担沉重是造成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盛行的根源性因
明初北京城设计营建的“总工程师”是一位越南人——阮安,永乐年间北京城的草创和正统年间北京城的完善,阮安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越之间建筑文化交流的密切。 I
目的:探讨在子宫全切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依照抽签的方式将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共58例)随机分成例数相等的2组,其中,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病理验证综合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抽取100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
目的:研究中医眼部熏蒸疗法在干眼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干眼各项指标是否得到改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者,随机选取50患者分两组进行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的职业暴露情况,并分析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将本院急诊科35例护士纳入本次研究,对其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
目的:研究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特定时段内的100例患者作为基线资料,依据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异按奇偶顺序将其以1:1比例分为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是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产生不同的mRNA转录本(isoform),其可能产生不同的蛋白产物,导致了基因蛋白产物的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