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读教学的选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个引起诸多争议的问题。尽管在如何测定材料可读性、如何实现材料真实性问题上人们难以达成一致,但在所选材料应能向学习者提供适量新鲜、有用且适合其阅读目标的信息这一点上,专家们的意见却相当统一。当前泛读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泛读课本尽管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但仍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在当今各领域信息不断涌现、更新,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泛读课本中所选用的材料所含信息在成书时已显陈旧,而且一经成书就往往使用多年不能及时更新内容,以至材料的时效价值大打折扣。同时,由于选材时编者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却忽视了学生的阅读目的和需求,常常拘泥于语言难度控制而忽略阅读行为的情感因素,因此很难使教材具有学习者真实性(learner authenticity)这就导致教材中选用的真实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却显出其不真实性。此外,现行泛读教材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向学生提供充足而且围绕一定话题展开的集中阅读训练。(focused reading)以致泛读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针对泛读教学选材问题,本文通过笔者在泛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泛读活动、学生对泛读教材的看法和态度、学生泛读选材取向的观察并通过开放式及非开放式问卷调查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对泛读选材问题进行探讨。文章分五章。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章,每章都分别通过分析各种资料,论证有关选材问题的一种假设。简述如下:1.任何材料,尽管可能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为学习者提供适量新鲜、适合其阅读目标且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均具有可读性和足够的挑战性。可读性的认定不单涉及语言因素,而且涉及诸如材料的信息新颖性、适合性、实用性、时效性、趣味性等因素。趣味性强的材料尽管语言有一定难度仍可吸引学习者坚持阅读下去。因此可以认为:选材时应注重文本内容、新信息含量及趣味性而不应拘泥于难度测定。2.现行泛读课本由于所提供的材料信息陈旧而缺乏学习者真实性,并可能挫伤学习者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泛读教科书难以提供足够数量、长度相当的同一话题文本对学习者进行集中阅读训练,不利于学生获得阅读各学科文章的能力,从而使泛读教学的效率难以提高。3.近期通俗杂志作为泛读教材能被学习者所接受。杂志语言总体上通俗易懂,句式简单平衡且信息新鲜多样,为各阶层、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包括学习阅读者所喜闻乐见。杂志种类繁多,每本杂志又常常在同一专题下刊载数篇文章,这就可能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具有新鲜、有趣、有用信息的同一话题文章进行集中阅读训练以利于提高他们阅读各种相关学科文章的能力。学生已具备的语言能力、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教师的指导以及必要时对有趣但确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进行适当的简写等因素都使在泛读教学中使用近期通俗杂志文章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第四章记录了为证明利用杂志文章进行泛读教学的可行性而作的有关学习者阅读兴趣的非开放式调查。第五章则阐述了利用近期通俗杂志文章进行泛读教学的潜在问题,如教师不仅须不断查找材料、分析难度,还须处理文本并评价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发展等。教师独自完成这一系列工作确有一定难度。但如果担任同一年级泛读教学的教师们能合理分工合作,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选材,并积极参加各种阅读活动,这些问题是可以妥善解决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得出结论:近期她份杂志文章不仅文字浅显易懂,内容广泛,有较高的时效性。这类材料以大量新鲜有趣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语言材料及知识信息促使学习者形成较强的阅动机。此外学习者也具有阅读此类材料所需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要读懂这类文章是不会有多大困次的。由此可见,近期通俗杂志既是语学习者用以提高阅读能力、获得最新信息的理想读物,又是教师从事泛读教学时取之不尽的材料源泉。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提倡充分利用近期通俗杂志文章不经编撰课本就用作泛读教学的主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