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1997年建立以来,交易主体不断地增加,交易品种不断地丰富,交易规模不断地壮大,交易也日益活跃,成为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债券投资与交易的最主要的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并且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我国第一个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金融市场,已经累计了数年的实践经验,那么目前做市商制度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作情况如何?做市商制度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市场质量如流动性、稳定性、有效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做市商制度是否提高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市场质量?因此对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研究便具有了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国内对做市商制度的研究仍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证券市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在基于理论分析做市商制度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双边报价和交易数据,使用统计与计量方法,对目前我国做市商制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做市商制度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性以及有效性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其作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做市商制度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