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促进型非化学计量掺杂Y纳米ZrO<,2>/聚砜复合膜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开采过程中大量含油废水的产生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严重污染环境。由于常规方法无法有效去除呈溶解和乳化状态的油分,因此研究能够去除上述油分的技术是石油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水处理过程中,但是膜污染严重制约了其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因此,研制新型耐污染膜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有机-无机共混改性的方法对高分子膜材料(聚砜)进行亲水化改性,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活性、强亲水性的硫酸促进型非化学计量掺杂稀土元素Y的纳米ZrOB2B复合粒子(纳米SOB4BP2-P/ZrOB2B-YB2BOB3B粒子,SZY纳米粒子),然后将其填充到聚砜膜中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膜。确定了纳米SOB4BP2-P/ZrOB2B-YB2BOB3B/PSF复合膜(SZY/PSF复合膜)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PSF的浓度为14 wt.%,PEG400的添加量为PSF质量的10%,SZY纳米粒子的添加量为PSF质量的15%,间歇超声,预蒸发时间为10s,凝固浴温度为20 oC。在复合膜的表征测试中,拉伸强度、接触角和抗压实性的测试表明复合膜的机械强度、亲水性和抗压实性均得到了提高;SEM图表明复合膜具有不对称结构,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聚砜中。将复合膜用于处理浓度为80 mg/L的含油废水,对比了不同组成的膜的分离效果和操作过程,结果表明按上述制膜工艺所制复合膜的抗压实性和耐污染性优于纯聚砜膜;渗透液中含油量为0.67 mg/L,远低于国家水质排放标准10 mg/L;复合膜的使用寿命得到较大提高,经洗涤可反复使用多次。另外,本文还对复合膜的亲水性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图从理论角度来解释复合膜的耐污染性能得以提高的原因。
其他文献
类石墨烯材料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具有可见光响应、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无毒、来源丰富、制备成型工艺简单等特点,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门材料,并在催化领域前景广泛。本论文设计、控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Ag和Au含量的Ag/g-C3N4和Au/g-C3N4纳米复合物,并研究其可见光催化性能和有机催化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 Ag/g-C3N4和Au/g-C3N4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控制合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竹浆造纸中竹木质素的脱除,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提高了造纸成本,因此,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新型竹材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在已知竹浆用竹种中,只从绿竹和毛竹中克隆得到木
细菌纤维素膜(BCM)是一种具有高力学性能,高化学稳定性、成本低等特点的环境友好型可再生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光学材料、薄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本文通过湿
瓜环(Q[n])作为超分子化学领域一种重要的主体化合物,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亲水性端口和疏水性空腔),使其在多领域多方向上有着潜在利用价值,而反式瓜环(iQ[6],iQ[7])作为普通瓜环合成过程中生成的一类中间产物,2005年,由Issacs等人首次报道,相比于普通瓜环的结构,其端口面积,外壁电性以及空腔大小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特大环结构使其在主客体化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属性,
学位
本文旨在探讨天津市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CBCL)的发病率、高发年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收集26例PCBCL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部位、病变范围、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