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neurysm PCOAA)通常是指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常见类型,其年出血率约为0.46%。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SAH)和动眼神经麻痹(ocolomotor nerve palsy OMNP)是PCOAA常见的症状,而且无论是否破裂,多数病人都有明显的动眼神经麻痹。因此,早期,及时治疗动脉瘤尤为关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方法、时机、并发症、术中动脉瘤破裂以及多发动脉瘤和动眼神经麻痹的处理。
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5年11月至2008年01月行颈内一后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者5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38例:年龄32~80岁,平均56岁,40~69岁者43例。突发头痛50例,恶心呕吐39例,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儿例,脑膜刺激征19例;动眼神经麻痹15例,均伴有同侧的瞳孔散大,其中对光反应消失者11例,对光反应迟钝者4例,伴有眼球运动障碍者10例。按Hunt-Hess分级:Ⅰ级19例,Ⅱ级22例,Ⅲ级1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三维CT血管造影,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采用常规翼点或其改良入路进行显微手术夹闭。
结果:
本组51例均顺利夹闭瘤颈,术中有5例出现动脉瘤破裂,其中1例因动脉瘤颈无法夹闭行包裹术,术后患者恢复,但遗留肢体偏瘫,无死亡病例;出院时动眼神经麻痹部分恢复4例;术后8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而导致一过性的意识障碍及肢体偏瘫,经尼莫同等扩血管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结论:
显微手术仍具有介入治疗无法替代的优点,早期手术不仅可以降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还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