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推理能力是我国当前核心素养教育追求的重要培养目标,亦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界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有关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缺失,比如对科学教师这一研究对象的缺失,以及有信效度的科学推理测评工具的缺失。本研究以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能力为研究问题,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科学推力能力测评工具,尝试编制适于我国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测评工具,并选取职前科学教师作为研究测评对象,以了解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能力发展状况,为我国科学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研究围绕科学推理能力、科学推理能力的测评工具、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力能力研究和测评三方面展开。在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综述基础上,集中研究了科学推理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及其测评。研究发现,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有严格对象适用性要求,因而,选取德国教师教育科学素养发展评估项目开发的科学推理能力测评工具,利用出声思维工具对其加以修订,使之适于我国境脉。研究使用修订后的测评工具对职前科学教师进行测评并分析。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工具符合Rasch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显示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科学推理能力大体过关;科学建模能力弱于科学调查能力;硕士学历职前科学教师优于本科学历;性别差异不显著。此外,研究尝试性地将德国职前科学教师的测评数据与测得的测评数据进行比较,以更客观地了解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的水平。研究发现,中、德职前科学教师水平大致相当,本科阶段德方与我国差异并不大;而在硕士阶段,我国职前科学教师的科学推理能力高于德方。与德方比较,我国职前科学教师与德方相比优于科学调查能力,而弱于科学建模能力。依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借鉴外国量表构建适用于我国的量表:高等教育师范课程重视科学建模能力培养;深化教师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研究生教师的比例;鼓励男性从事教师行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