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分支,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固定资产,吸纳社会劳动就业,促进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建筑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经济转型和治理环境变化使其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广东省建筑业发展实际,集中探讨招投标市场、分包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这四个建筑施工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方法包括专家走访、业界调研、企业交流和统计分析,运用均值和变异系数CV进行量化判断。结果发现,招投标市场方面,主要问题是投标资格预审条件不公平,评标定标制度不合理,以及存在串通投标现象。原因涉及有监管及惩诫措施不力、招投标法律不够完善、专家素质参差不齐。建议政府机构强化招投标程序监督,完善招投标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健全具体操作规范和招投标运行模式,同时建议行业协会应鼓励企业自律管理。分包市场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在劳务用工市场不规范,市场结构不合理,存在挂靠现象。原因有劳务人员素质低、劳务分包市场监管机制缺乏、行业经济效益低下、市场进入机制存在缺陷、分包政策法规不合理、投标环境不健康等。建议政府健全和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比例合理格局,弱化企业资质,强化职业资格。建筑业价格机制问题则依次是业主拖延工程款情况严重,定额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别,工程定额存在缺项。主要原因有工程定额编修滞后,行业法律制度不健全。建议政府规范工程款支付制度,建立动态的造价数据库。监管机制方面,主要问题是政府过度监管,行政效率低下,政府对业主监管不到位,政府监管体制还不能满足完全开放后的建筑市场。原因是政府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对业主监管的法制法规不健全、监管机构只重监督不重服务。建议政府加快完善监管手段,满足市场开放的监管要求;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建立和健全对业主监管机制。这些关键问题的把握,原因的分析及对策的建议,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广东省建筑业的现状,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因此,对于宏观的政策,建议改革管理模式,以释放更多更大的效益空间;简化资质分类,淡化资质在市场的硬性影响,减少市场寻租现象;实行一体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明确责权利关系,实行工程项目终身负责制;顺应营改增改革的总体趋势;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树立精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