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在气相色谱法和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分离效能好,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生物工程、制药工业、食品分析、石油化工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中草药有效成份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其含量的多少对中草药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有重要意义。样品预处理作为色谱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一个备受分析工作者关注的重要方面。建立简单、快速、有效的样品预处理方式,以使复杂样品的色谱分析获得较低的检测背景、同时能获得较高灵敏度是色谱分析工作者一直都在追求的目标。本文由绪论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单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色谱分析及样品预处理的重要意义、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总结及应用进展。研究报告部分建立了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葛根粉中异黄酮含量的HPLC法测定和食品中脂溶性维生素稳定性研究及HPLC法含量测定。1.胶束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建立MME-HPLC (UV)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并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作为萃取剂萃取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现象对萃取液进行预富集,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胶束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mm,5μm),以甲醇-0.2%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50nm,采用外标法测定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在优化条件:5% Triton X-100(w/v),固液比为400:1 (mL.g-1),30℃超声萃取30min,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最大。与传统萃取剂相比,5% Triton X-100(w/v)作为提取剂时,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最大。在提取液中加入氯化钠可以促使两相的分离,且每种被测物的预富集因子平均值为12.5。应用本研究中建立的方法来测定市售金银花样品中被测物的含量,并采用标准品溶液来证实本研究的方法。2.胶束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粉中的5种异黄酮基于表面活性剂作为萃取剂,应用胶束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粉中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5种异黄酮的含量。方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为萃取剂,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甲醇-0.25%(v/v)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利用紫外检测器在250nm波长处进行检测。考察色谱测定条件,优化胶束萃取和浊点预富集参数。结果:采用3%(w/v)TritonX-114表面活性剂,固液比为100:1(mL/g),40℃下超声萃取30min,所得的萃取率最大。在表面活性剂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进行浊点预富集,可以提高萃取率和预富集因子。该方法的定性检测限范围是0.016-0.079μg/mL(RSN=3),平均回收率为93.7%-98.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绿色环保,适用于葛根粉中葛根素等5种异黄酮成分含量的测定和产品质量控制。3.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研究脂溶性维生素A和E的稳定性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检测方法,对维生素A和E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phenomenex C18(150 mm×4.6 mm i.d)柱为分析柱,纯甲醇为流动相,SPD-20A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A对热、中性偏碱、还原剂等较稳定,对酸、氧化剂等不稳定。维生素E对热、中性偏酸、还原剂等较稳定,对酸、氧化剂等不稳定。4.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和E建立了简便、快速、有效的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和E的分析方法。以维生素A和E萃取率的平均值为检测指标,采用L18(37)正交试验法考察了萃取剂的类型、用量、分散剂的类型、用量以及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6个影响因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含量。在优化条件下,评价了方法的可靠性。维生素A和E在0.23~17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性检出限分别为3.26 ng、7.6ng(S/N=3);相对标准偏差为0.68%-3.59%(n=6);浓缩因子为75-90。该方法应用于食品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0.6%-96.7%之间,RSD在1.78%-3.2%(n=6)之间。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方法可行,适用于食品中维生素A和E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