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模型及其数值仿真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准确的交通流模型不仅有利于理解车辆的行驶行为,而且对分析交通流状况,规划交通路网和实现交通优化控制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对交通流的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许多交通流理论和模型。通常可以将这些模型分为:微观交通流模型(包括车辆跟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中观交通流模型以及宏观交通流模型模型。 本文重点研究微观车辆跟驰行为,特别选取了两种典型的交通流状况,即头车根据预先给定的速度描述做加速或者减速运动而引起车辆队列运动的情形来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经典的优化速度模型(optimalvelocitymodel,OVM)和GFM模型(Generalizedforcemodel)进行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据此,论文提出了加速度调节车辆跟驰模型——AACM(Acceleration-adjustmentCar-followingModel),改进了以上两个模型的不足之处,AACM在稳定性、模拟现实交通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状态以及现象,如:交通流相变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同时研究了AACM中参数之间的关系、车辆运动延迟时间以及线性稳定性等。众所周知,混合车型是道路交通流的基本构成,车辆属性的不同是确定交通流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论文在AACM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多车辆种类车辆跟驰模型,并讨论了其稳定性。特别地,对两类车型以及三类车型混合交通流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得出这两种混合交通流系统的线性稳定性与其中车辆所占比例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结论。为了更加接近实际地理解交通动态变化,论文还在AACM中考虑了由于驾驶员反应而引起的车辆运动延迟,提出了“加速度调节时间”的概念,对相应模型AACMDT(Acceleration-adjustmentCar-followingModelwithDelayTime)的数值仿真结果显示:“加速度调节时间”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AACMDT允许模型参数取到更加符合实际交通的数值。 由于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论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发展的几种比较典型的联系微观车辆跟驰模型与宏观交通流模型的系统性方法,随后引入了连续车辆数的概念,将AACM转化为相应的宏观交通流模型,并研究了相应宏观模型的特征属性。论文还采用基于波前的非线性方法研究了一类各向异性宏观交通流模型以及Payne-Whitham型宏观交通流模型的稳定性,并结合Padé逼近方法进行相应的数值仿真,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另外,论文介绍了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一些基本变量,讨论交通流连续性理论的基本关系曲线,并简单介绍了三相交通理论以及交通流模型的稳定性定义,通过分析各类已有的交通流模型,总结这些模型的优缺点,进一步指导了论文中模型的建立。 最后,论文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结论和展望,包括:基于模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参数研究、城市专用公交线路模型研究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交通仿真等。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工业生产对物位测量仪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械型物位测量仪表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局限。而导波雷达物位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型物位仪
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对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安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安全技术显得力不从心。而生物特征认证技术是解决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安
本文从尺度空间的角度,对非线性方程在图像滤波、分割、跟踪中的应用作了一些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 提出一种基于四阶偏微分方程的改进滤波算法,它能够同时去除高斯、椒盐噪
在井间电磁成像测井仪中,分别将一个强磁场发射机和一个低噪声高灵敏度的接收机阵列放置在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口井中。发射机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频率范围为5Hz-1000Hz),接收机接
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利用GPRS/CDMA无线通讯网络和Internet作为通讯平台,对目标的监控将没有距离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无线通讯信号的地方都能使用,特别适用移动图像监控,偏远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愈加需要休闲与娱乐,信息娱乐业也就成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课题就是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结合了计算机音乐、图形学
对于多传感器系统,在线性最小方差最优融合估计准则下,应用经典Kalman滤波方法,基于Riccati方程,在假设各传感器具有相同观测阵条件下,本文证明了集中观测融合方法和加权观测
  本文是装设FACTS的电力系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容量不断加大,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迫切需要研究新型的电力控制装置来增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世界的认识,但是至今仍然不能对诸如文化发展、经济兴衰、意识产生、生态平衡等来自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中的众多复杂现象
定位是移动机器人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导航等其他功能的前提和保证。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较多采用的传感信息是视觉与超声信息。前者具有信息量大,后者具有处理速度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