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朝阳工业”、“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已引起世界各国所重视,近些年已经获得飞速发展,对经济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假制度的逐步完善及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旅游已经走进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当中。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入,发展资源消耗少,无污染的,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经摆在各地优先发展日程。因而,旅游业目前在我国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适宜于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铜陵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铜文化是铜陵最大的特色,悠久的采铜、冶铜、铸铜历史,丰富的古代铜文化遗存,铸就了铜陵内涵丰富的铜都文化。铜陵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铜矿的自给率不足10%,90%以上靠外购和进口。2009年3月,铜陵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铜陵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着产业转移和生态修复的双重课题。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是应对当前危机,发展经济、修复损毁环境的有效方法。本文就以铜陵发展旅游为着眼点,阐述了旅游及城市旅游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归纳和概括了铜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地理、生态、文化等资源特点;总结了铜陵发展旅游的必然性和优势所在;分析了铜陵及周边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铜陵发展旅游业提出对策。铜陵发展旅游业,首先应当坚持区域差异化战略,重点打造突出自身特色的生态游、体现悠久“铜”文化的矿业遗址游,以及迎合现代人休闲娱乐需求的休闲度假游等。其次,发展过程中,处理好资金、人才等关键制约因素。只有主题明确,定位科学合理,相关软硬配套设施及时跟上,才可能实现铜陵旅游业的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