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要求中职学校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通过顶岗实习这一人才培养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企业,树立爱岗意识、吃苦意识、竞争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顶岗实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和实习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完成。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了解顶岗实习中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改进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促进实习生职业道德完善和发展。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四所中等职业学校、三百名实习生和顶岗实习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展现了目前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发现该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加以分析,例如:三大因素影响实习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导致实习生未能实现自我管理;学校未能严格的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能,原因是学校对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没有高度重视;企业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成效偏低的原因是对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到位等。针对发现的问题,笔者在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情景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理性思考。首先提出了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四点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反馈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行业性原则。然后提出了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应坚持的三个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和激励约束法。最后,文章提出了顶岗实习中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文章分别立足于学生、学校和企业,结合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前人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应对措施。首先,实习生应当积极的开展自我教育,其中包括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学习和坚持自我反思。其次,学校应当有效发挥管理作用,包括扎实开展顶岗实习前教育工作,做好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指导工作和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最后,企业应当充分承担教育职责,第一,营造职业道德教育良好环境;第二,加快职业道德师资培养步伐;第三,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