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用于内毒素血症大鼠液体复苏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do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毒素血症是由于血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alresponse sydrome,SIRS)。内毒素血症通常导致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死率极高。内毒素血症及感染性休克是导致ICU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因为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虽然近年在抗生素使用、重症监护和支持治疗等方面有了极大进步,但内毒素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死亡率仍高达30-60%。   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两个时相:在早期时相,心输出量和组织血流灌注均明显升高,伴随有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而在内毒素血症晚期,心输出量显著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升高,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减少,甚至出现微循环血流停止。这一时期形成的微循环障碍主要包括微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粘附活化和血管周围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并伴随有血液凝固状态异常导致的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及伴发的组织水肿会导致组织氧供减少引起组织氧供需不平衡,在造成细胞损伤的同时会触发炎症信号转导通路并进一步加重组织损害。此过程中出现的顽固性低血压导致内毒素源感染性休克可使死亡率明显升高。同时,内毒素血症时由于血流分布异常导致组织器官灌注减少,组织细胞缺血,携氧能力下降,无氧代谢增强,血乳酸生成增加。   严重内毒素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引起死亡的最终原因,而微循环障碍是病理生理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液体复苏仍是当前公认的内毒素血症早期维持心血管功能、恢复血液动力学、组织和器官灌注的首要治疗措施,但早期目标治疗恢复血容量尽管可以改善血压和心率等体循环指标,对其生存率的提高效果仍然不理想。究其因为,可能与微循环未得到改善有关。有研究发现,微循环成像越差的患者预后越差,微循环改善快的内毒素血症患者存活率高于微循环改善慢的患者,持续的微循环恶化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在发生内毒素血症之后的24小时之内尽早改善微循环将明显改善死亡率。2007年的一项关于内毒素血症患者早期微循环灌注指数(earlymicrocirculatory perfusion indices,EMCPI)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死亡患者和伴有心血管系统进行性衰竭患者的EMCPI明显受损。因此改善微循、提高组织灌注、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内毒素血症及感染性休克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减阻剂(drag-reducing polymers,DRPs)是指能够减小流体流动阻力的高分子化合物。1948年B.A.Toms首次报道了减阻现象(Toms effect):即在液体中加入少量DRPs可以降低液体在管道内运输的湍流阻力,从而在输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流量,或是在流量不变情况下降低输送压力,一些高效的DRPs在浓度仅为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表示一百万份重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重量,ppm=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0000)的情况下就可以降低50%以上的阻力。   目前DRPs/广泛地用于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航空航天、航海潜水等领域。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起于70年代以后,早期的工作着重于血液流体力学及动脉硬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医学中应用的DRPs有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和天然材料(植物、细菌和动物血液)制备的多糖等聚合物。人工合成的DRPs代表物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阴离子多糖(anionic polysaccharides,Separan)、聚氧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等。已有研究证明了DRPs可以增加冠脉流量、改善急性缺血动物预后.抑制动物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近年来较多的研究则关注与将DRPs应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静脉注射DRPs可以提高失血性休克动物的生存率,改善组织灌流量和组织氧供。   由于血液作为流体研究对象的复杂性,DRPs改善血液动力学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研究认为,其用量极微,仅百万分之几浓度就能获得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善,其对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似乎不是增加血容量,相反能减少休克复苏时液体的需要量,避免大量液体复苏后广泛性组织和脏器水肿。同时,DRPs降低了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流“润滑”易于流动,有助于通过容量前血管和容量血管。实验显示,DRPs通过减少血细胞聚集和改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来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速度。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在微血管血流的分布主要位于血流的轴心,靠近血管壁的血流边缘常无红细胞,该现象称为“血流撇清效应”。休克状态下血流撇清效应更加严重。DRPs可改善血流撇清效应,使近管壁无细胞血浆层厚度降低,红细胞更加靠近管壁从而有利于红细胞携带的氧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改善氧供,从而改善微循环灌注。   DRPs用于内毒素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是在建立LPS致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聚乙二醇治疗内毒素血症,从生存时间、血流动力学和血乳酸浓度及脊斜肌微循环图像变化来观察其对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的影响,探索减阻剂用于内毒素血症及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为今后内毒素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材料和方法:   1.减阻剂的准备:   精确称量PEG1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配制成浓度为1×10-5g/ml的溶液,然后将配制的PEG溶液装入分子截留量为40000Da的透析袋,于生理盐水中透析24h,去除杂质及无减阻效应的小分子PEG。储存在4℃冰箱内备用。   2.实验动物准备与分组:   20只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80~220g。实验前一天自由进食饮水。   3.动物模型制备: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行右侧股动脉插管,连接动脉测压装置,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右侧股静脉插管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分离脊斜肌,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微循环血流,间隔进行录像采集局部微循环图像。通过大鼠股静脉给予内毒素(LPS10mg/kg),观察大鼠股动脉平均动脉压变化。待动脉血压降至起始血压2/3时为内毒素血症模型造模成功。   4.分组复苏:   模型成功后开始液体复苏。   将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和聚乙二醇组(观察组),每组10只观察组为聚乙二醇组,输入复方氯化钠+聚乙二醇液(含聚乙二醇50μg/kg),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输入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与聚乙二醇液等量)进行液体复苏,两组均以25ml/kg/h的速度由股静脉持续泵注2小时。   5.数据采集:   将分离好的脊斜肌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微循环血流,并记录开始造模、模型成功和复苏结束时血管管径、单位时间单位血管内滚动过的白细胞数量、滚动速度及贴壁数量。同时分别取动脉血标本检测血乳酸浓度,记录平均动脉压。记录液体复苏结束后大鼠生存时间。   6.数据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给药后的数据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给予内毒素后观察大鼠局部微循环可以见到血液流速减缓,白细胞数量增多,滚动缓慢,贴壁数量增加,甚至局部可出现白细胞淤滞现象,阻塞部分微血管。与对照组相比,股静脉持续泵入聚乙二醇溶液复苏后,大鼠脊斜肌微血管内血液流速明显加快,血管内白细胞数量减少,滚动速度加快,且部分闭塞微血管复通。   2.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成功后,大鼠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血压的2/3,给予聚乙二醇复苏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内毒素血症大鼠动脉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给予聚乙二醇复苏大鼠的动脉乳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给予聚乙二醇复苏大鼠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聚乙二醇能够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液体复苏时的微循环,使大鼠脊斜肌微血管内血液流速明显加快,血管内白细胞数量减少,滚动速度加快,且部分闭塞微血管复通。   2.在给予等量液体复苏情况下,应用聚乙二醇的内毒素血症大鼠复苏血压更稳定。   3.聚乙二醇能够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血乳酸浓度,改善大鼠微循环灌注。   4.聚乙二醇能够延长内毒素血症大鼠存活时间,但并不能逆转预后。
其他文献
市场营销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管理科学,市场营销专业研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学生的学习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受到了学生的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采用诊断性测试来发掘英语学习者听力,口头交际能力,阅读,写作及词汇使用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测试结果提出具体建议。 Through case studies, this
摘要:在以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为代表的微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为传统的弱势媒体,广播媒体如何在微传播时代获得足够的发展努力,实现媒体的新发展,是广播媒体需要重点思考和探索的内容。文章在分析微传播时代广播媒体发展遭遇困境的基础上,就广播媒体实现突围与创新的具体策略进行探索,以丰富微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助力广播媒体不断发展。  关键词:微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突围与创新
中药材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需进行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只有根据各种中药材的生长特点进行栽培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质量和产量。一、整地建园中药材在播种及移
1.研究目标基于分期播种试验,探究播期和密度互作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当地作物高产高效提供指导。2.试验设计试验依照当地春玉米农户的常规播期(5月上中旬),设置早
预设是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的哲学和语言学概念,后来,英国哲学家罗素和斯特劳森对这一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预设不仅与句子本身的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受到语境的制约
摘要: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之上的一种新型媒体,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媒体带来TE大的冲击,在新媒体的影响和带动下,传统纸媒的传播功能正在发生改变。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统纸媒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功能,这样才能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对新媒体视域下,纸媒新闻的传播功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传统纸媒的良性运作提供参考,促进纸媒以更好的状态迈向未来。  关键词:新闻
少儿节目主持人肩负着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知识的重任.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在找准自己角色定位的同时,还要为青少年儿童把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
摘要:1937年8月24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刊物《救亡日报》在抗战烽火中诞生,自诞生之日起,宣传抗日、团结、进步,巩固和强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是《救亡日报》坚持不变的办报方针和特殊使命。  关键词:《救亡日报》;统战;使命  一、颠沛辗转,在复杂的政治  背景下奋力统战  《救亡日报》最初是国共两党于1937年8月24日合作创办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但实际上是一份在中共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新媒体时代党报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及其背后的原因。以理性分析得出党报发展前景在于“深度融合,把握价值”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党报的发展之路打下基础。  关键词:新媒体;党报;传媒生态;发展前景  一、新媒体时代党报传媒现状  (一)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党报影响力日渐缩小  媒体影响力来自其自身广泛的受众基础,传统媒体因其自身的根正苗红,其受众历来不受市场经济的变化影响,党和政府的绝对权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