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金颗粒具有易于合成与修饰、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同时,纳米颗粒上往往可以装载较多的生物分子,从而起到信号增强的作用,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中备受关注。限制性内切酶具有特异的序列识别能力及高效的催化活性,通过巧妙的设计,可辅助目标物循环释放从而实现信号的增强,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同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基于纳米金颗粒与限制性内切酶的放大技术,发展了简便、灵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纳米金颗粒放大信号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三聚氰胺的检测三聚氰胺与胸腺嘧啶(T)之间能够通过三个氢键结合,以富T的DNA探针为识别元件,修饰在电极表面,结合DNA修饰的纳米金颗粒放大技术,以电活性物质钌胺作为信号分子,发展了一种高灵敏检测三聚氰胺的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下限低至0.5 nM。2.限制性内切酶循环放大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DNA的检测限制性内切酶能够识别DNA双链中的特定序列并进行切割,从而改变DNA杂交的稳定性。将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技术与表面邻近杂交反应结合起来,发展了一种检测DNA的高灵敏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中限制性内切酶可以辅助目标DNA循环释放,使一条目标DNA可以进行多次信号的获取,提高检测灵敏度,检测下限低至14 pM。同时,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好,可区分单碱基错配的DNA。3.基于表面连接反应与纳米金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单碱基突变的识别DNA连接酶对单碱基突变的识别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将酶的特异性识别与纳米金颗粒的放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识别单碱基突变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低至0.9 pM。同时,该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 pM目标DNA(cDNA)在1 nM单碱基错配DNA(smDNA)干扰下也能识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