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在南昌社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筛查中的运用效果及改进。方法:以南昌15个社区,年龄40-74岁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最终纳入8714人分析,分别采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及改进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在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中颈围替换腰围的预测模型1、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中加入颈围的预测模型2)筛查入选的所有人群,并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三种方法在最佳切点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结果: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与改进糖尿病风险评分表(预测模型1、预测模型2)评估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95%CI0.772~0.790)、0.791(95%CI0.783~0.800)、0.772(95%CI0.763~0.780),原评分表在推荐切点(25分)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和49.5%,预测模型1最佳切点(28分)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和70.9%、预测模型2最佳切点(35分)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3%和68.9%,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与预测模型1、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与预测模型2、预测模型1与预测模型2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测模型1>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预测模型2。结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适用于南昌社区中老年人群的糖尿病风险筛查,颈围替换评分表中的腰围可以提高筛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