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认知分析——从马克思主义角度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v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普尔的历史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并非孤立的,而是和他的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哲学之间相互联系的。波普尔的历史科学是以批判理性主义为线索的,他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即批判理性主义应用于历史科学领域,然后将历史哲学的思想体系延伸到政治科学领域,批判历史主义的整体论社会工程,在社会发展的改造的方法论问题上,坚持以零碎技术学社会工程方法论改造社会,使社会在渐进中成长发展。本文试图对波普尔历史主义思想进行客观的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深化反思,批判其偏颇之处,借鉴学习其合理之处。   本文从三个部分阐述了波普尔的历史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客观地分析认识波普尔的历史科学方法论。波普尔通过批判理性主义方法论,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贯穿起来,特别是他的证伪主义原则的提出,是思维方式的一种根本转变,给我们对科学的认识提供了很大的启发。第二部分,系统的阐述波普尔的历史主义思想。首先表现为“历史解释和描述”,波普尔认为历史是客观的,但客观的历史是不能被认知的,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解释和描述历史;其次关于“历史的意义”,波普尔认为历史不能被认知决定了历史没有意义,所谓的历史意义是纯主观的,也是我们赋予其上的;再次表现为“历史的规律”,波普尔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存在规律,存在的是一种历史趋势;最后关于“历史的预言”,波普尔认为历史主义的历史预言是建立在历史规律基础之上的,后者的不存在决定论前者预言的落空。第三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波普尔的历史科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进行分析和评论。   作为西方批判理性主义的的代表人物,波普尔的哲学思想始终坚持着批判的态度。虽然波普尔对历史主义的批判有偏颇之处,但是他哲学体系的科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正因为他的批判,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认识了自己。  
其他文献
刑事错案始终伴随着司法制度的发展,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秩序与司法公正,更加为无辜者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近年来,随着杜培武、佘祥林等一系列刑事错案逐渐被媒体披露,深入研
20世纪60年代前,前苏联的感应热处理技术在我国机床、汽车、拖拉机制造业曾经遍地开花。50年后,俄罗斯的感应热处理技术发展又如何呢?2009年俄圣彼得堡举办的APIH-09国际感应
冷战结束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导地位遭到了质疑。诸多学者指责结构现实主义解释力匮乏,无力解释冷战的和平结束以及单极体系下制衡缺失等重大国际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学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