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土地问题是其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矛盾。由于人口增多,有限供应的土地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因此不断出现农村土地被征收的现象。土地作为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土地被征收则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将农村社会的基本稳定,所以理应在政策贯彻执行和仲裁监管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和保障。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体制自身的缺陷,以及现实各项阻扰因素,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仍然存在诸多缺陷,集中表现在土地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过程中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对农民进行的非物质补偿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激化了农村社会矛盾,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浙江省德清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归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对“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开展的背景意义、相关理论做了阐述,对现行土地补偿制度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浙江省德清县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现状进行总体介绍。再次,对浙江省德清县土地征收补偿的实际状况进行实证考察和现状调查,以数据和案例为论据,分析了德清县在土地征收补偿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对策。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补偿的标准不明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不满;补偿过程中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一旦发生纠纷处理不得当不及时;对失地农民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够完善,农民失地之后生活存在诸多困难。在此基础上,从确立物质补偿标准、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完善非物质补偿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强化标准的公正性、合法性、公开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健全纠纷解决的方式、途径、标准和保障机制;拓宽失地农民就业途径并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和健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补偿制度,促进农村土地征收政策趋向合理化、法治化。通过本文的研究,深入的分析了德清县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措施,强调应该进一步强化标准的公正性、合法性、公开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健全纠纷解决的方式、途径、标准和保障机制;拓宽失地农民就业途径并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