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稳定的盈利水平及市值的不断增长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最根本标准。一流的商业银行,首先要有一流的盈利能力。尤其是随着2006年底我国按照“入世”协议的要求全面开放金融业,国内银行将与实力雄厚、装备精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外资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这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增强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增长的盈利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业面临的最直接挑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选取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1家股份制银行1996-2005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决定因素。解释变量包括银行特征变量、宏观经济变量及市场结构变量。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主要由银行自身因素决定:资本较充足的银行盈利水平会比较高;贷款在资产中占的比重越高,银行的利润率会越低;营业费用率与银行利润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好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银行规模与银行绩效没有显著的关系,这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不存在规模经济,也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另外,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均成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的发展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最后,在市场结构方面,存款集中度与银行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央行对金融活动的干预有利于商业银行利润率的提高,股票市场的发展未能对银行业的盈利水平起到有促进作用。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积极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募集资本金,提高自有资本率;加强信贷管理,完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开展业务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经营费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和完善股票市场,发挥其与银行业的互补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人口红利的效应持续降低,由于教育和就业之间具有显著的矛盾,因而使得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根据凯恩斯的
近年来,国际上金融市场交易巨亏事件频发,包括在金融市场业务国际领先的瑞士银行、摩根大通、法国兴业银行等老牌机构均未能幸免。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在金融市场业务上呈现出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的3624.1亿元增加到2005的18232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79元增加到14025元。随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