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空调系统前期设计与后期选型设计等阶段存在“断层”的问题。在前期负荷计算、后期选型阶段中,只考虑峰值负荷、额定工况等单一指标,且对显热部分和潜热部分不加区分。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相关气候分区研究被提出。这些研究考虑了空调系统设计所面临工况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设计阶段的负荷与空调系统输出能力更加匹配。但是这些研究仍存在着缺陷:温度参数通常被作为主要或者唯一分区指标,湿度参数被忽视,气候分区不能指导空调系统在处理潜热负荷上的设计;少部分研究涉及了湿度参数,但只针对某些特定的空调系统,适用面较窄。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针对空调系统的设计开展分区研究。首先选择“湿日数”和“结霜度时数”作为气候分区的湿度指标,基于此划分我国在空调期和采暖期的湿度气候分区,展现湿度对于空调系统设计的地域性影响,验证在设计时考虑湿度的重要性。然后以全国需要考虑空调期的大部分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96个城市,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各城市由气象条件带来的负荷特性,在此基础上,以平均显热比和平均总负荷为分区指标,将该地区划分为5个综合性的气候分区,并分析各区域内空调系统需求的特点。接着,在综合性气候分区的基础上,研究重点考察各区域内代表城市逐时显热负荷与逐时潜热负荷,通过作二维的坐标图,对比分析各分区内的负荷在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上的特点,总结出各分区内负荷平面的特征。最后将负荷特征平面与空调系统输出显热冷量与潜热冷量的输出能力平面进行对比,提出一种区别于传统“点对点”式设计流程的“面对面”式新型空调系统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