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纳米探针近场探测机理理论仿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太赫兹源与检测手段的发展,太赫兹光谱技术已经在半导体器件检测、生物体无标记分析、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分子影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太赫兹波长在30μm-3 mm,由于衍射极限限制,高空间分辨率的太赫兹光谱成像还存在巨大挑战。基于针尖增强的近场光学显微镜已经在可见光、红外频段逐渐得到应用,其成像分辨率已经可以达到纳米级。与可见光、红外和拉曼光谱类似,太赫兹光谱是否也可以通过近场纳米探针的局域增强效应实现超衍射极限高分辨率成像?其成像机制与传统的可见光、红外和拉曼光谱近场成像有何区别?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应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太赫兹波照射下仿真模拟了金纳米探针和银基底间的相互作用,并用准静态电荷模型进行了理论的分析。仿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探针-基底间距的增加,基底上的最大电场强度减小。随着纳米探针的半径的增加,基底上太赫兹光斑直径也随之线性增加,电场强度也有轻微增加。这些结论与传统红外和拉曼针尖增强近场光学显微镜(TENOM)的物理原理相一致,证明了针尖增强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同样适用于太赫兹波段。同时研究模拟了太赫兹近场显微镜的局域场增强效应,并细致分析了影响局域场增强的各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了纳米探针的尺寸、针尖-基底间距、基底的介电特性和待测样品等都会对太赫兹近场纳米探针的电场增强和空间分辨率有影响,特别与可见光、红外波段不同,由于等离子体材料的共振频率在太赫兹波段,所以当模型应用这些材料时,可以得到更强的局域场增强信号。这些结论可以通过纳米探针-样品/基底系统的有效极化率来解释说明。  打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制约,获得纳米级检测分辨率已经成为了太赫兹近场光谱技术必然的发展趋势。纳米探针作为其研究核心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纳米探针形状、材料、结构等因素的选择和对其近场增强机理的研究将成为太赫兹近场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成像的关键。
其他文献
期刊
石环公路是融绕城功能和城市快速路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交通干道,同时兼顾城市防洪的要求和营造开放靓丽的现代化道路景观的要求。建成后的石环公路将成为新的城乡定位线,将把石
沥青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柔性材料在世界各国得到大量成功应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成为各国高速公路、重载道路最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寿命,进行级配
期刊
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是基于IEEE802.16标准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的一种通讯协议,是针对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提出的一种新的空中接口标准。WiMAX的核心技术是OFDM,OFDM具有
目的:探讨蝶窦原发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水平。方法:收集并回顾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病理确诊的5例蝶窦原发肿瘤患者
远程数字图像监控系统对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特别是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技术改造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已有了很大提高,已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又称为亨—舒综合征,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尚无特异性方法.选取
电学中有电流I、电压U、电阻R、电能W、电功率P和电热Q六个基本的物理量.公式多、计算量大和综合程度高是本板块的显著特点.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是中考的必考点,也是力电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