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古近系阜一段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北盆地为苏北-南黄海盆地的陆上部分,面积约35000km~2。苏北盆地已历经40多年的勘探实践,在年代地层、构造演化、古地理演化、油气成藏与运移方面得到了充分研究,但现有的对于苏北盆地阜宁组一段沉积体系的研究,均局限于某个含油气凹陷内,以整个盆地为对象的研究仍然薄弱。文章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区域地质、岩心、测录井、地震等资料,建立研究区阜宁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沉积体系类型,讨论沉积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建立沉积模式,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盆地的层序地层学分析,建立全盆地的阜宁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将苏北盆地阜宁组地层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内部包含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三个体系域。盆地南部东台坳陷的阜一段地层包括层序一的低位域沉积和部分湖侵域沉积,北部盐阜坳陷的阜一段以层序一的低位域沉积为主。(2)在层序地层格架内,综合岩心相、测井相、生物相等沉积相标志的识别,认为研究区在阜一段主要发育片流—洪水漫湖沉积体系、浪控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以及风暴沉积。片流—洪水漫湖沉积体系发育在气候干燥、地形平坦的陆相湖盆条件下,沉积物周期性暴露,根据沉积构造组合和测井曲线形态的对应特征,可划分为冲积扇扇缘片流沉积、砂坪、砂泥混合坪、泥坪、和漫湖砂坝等沉积微相。浪控三角洲—滩坝沉积发育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正常湖盆条件下,可细分为滩砂和坝砂微相,滩坝砂体主要发育在滨浅湖区,受波浪条件的控制,在半深湖区发育风暴沉积。(3)低位域时期东台坳陷发育间歇性暴露的片流—洪水漫湖沉积体系。物源主要来自于建湖隆起西段、张八岭隆起以及苏南隆起的西段和中段,以冲积扇扇缘的片流沉积进行供给。金湖凹陷和高邮凹陷主要发育砂坪沉积,局部相对低洼的地区发育砂泥混合坪和泥坪沉积。向坳陷的东北部依次发育砂泥混合坪和泥坪沉积。北部的盐阜坳陷发育浪控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滨海隆起和南黄海地区向坳陷供源,发育两个三角洲沉积,在坳陷中部发育滩坝砂体沉积。坳陷南部为深凹带,发育风暴沉积。湖侵域沉积主要出现于东台坳陷阜一段的顶部,东台坳陷在TST时期水体变深、气候湿润,发育浪控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浪控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张八岭隆起、建湖隆起西段以及苏南隆起的中段,滩坝主要分布于金湖凹陷的西部和东南部,以及高邮凹陷的中部,呈带状展布,砂体上有风暴沉积叠加发育。(4)研究建立了苏北盆地阜一段片流—洪水漫湖沉积和浪控三角洲—滩坝沉积的沉积模式,认为沉积体系的发育及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的共同控制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有古气候条件、古地貌条件、古风向条件及古水深条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变异系数法构建了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分析法,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城市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城镇化综合指数、生态环境综合指数
<正>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作为中国南北文化的主要交融地,千百年来,淮河两岸的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
陕甘宁边区抗日自卫军在抗战时期军事方面的重要作用,党史学者已专有相关论述(1),本文专意论述抗日自卫军的社会组织作用。
<正>国网北京检修公司作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的直属二级单位,主要负责北京电网35 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变电站、电缆线路及电力隧道的运维检修、缺陷处理、技术改造、故障
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核心内容是以"中国梦"为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红线,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提升国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两极化现象极为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该现象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消费水平过低,从而导致城
[目的 /意义]从用户和设计者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求解的新方法,并对影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APP推广的因素进行研究。[过程/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SPSS软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实施大案例教学是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大案例教学具有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培养学生系统分析思维能力
在马克思的早期哲学著作中,马克思多次使用"实践"概念。《博士论文》中的实践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主义实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是人本主义逻辑下的异化的工业
在深空探索和航天新技术研发中,利用仿真技术对运载器和航天器运行过程和飞行状况实时再现,可以为航天科技的研究提供直观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利用OSG(OpenSceneGraph)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