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国绘画与中国园林两者之间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的关系,许多绘画技法被衍生成了传统的造园技艺,而留白作为中国画中重要的艺术手段和中心环节,在传统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同时,留白这种艺术手段在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表明,传统的艺术手段和审美方式在当今艺术领域依旧有其价值。况且,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元素的流失和符号化也驱使着我们寻找一种造园手法,唤起在景观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园林技艺的重视。于是,本文将目光聚焦于“留白”。本文运用文献查阅研究、学科交叉对比、案例分析及实地考察等方法,从园林景观设计的角度,对中国绘画中留白技法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案例寻找留白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体现,并且在文章最后创新性地提出“量化留白”这以一景观设计理念。全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国画以及中国画中的留白技法进行系统地研究,研究留白存在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心理原因以及生理原因。留白在中国画中往往以自然元素为具体体现形式,同时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与哲学内涵,如《易经》中的阴阳之道、老庄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等。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下文研究内容的理论支持。2.基于中国画和中国园林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古典园林进行分析,寻找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留白”。并对留白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与体现进行了归纳和划分,发现留白技法被造园者不自觉的应用到了造园过程中,这一点在园林的平面构图、二维景面的表现、空间的划分以及意境的营造等方面均有体现。3.伴随着新中式景观的兴起,发现中国元素和中式景观在现代园林中出现了复兴之势。通过分析新中式景观的代表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并多方举证,归纳留白在新中式景观中的体现形式,发现与留白技法被应用在传统园林中的形式不谋而合。由此可见,留白技法在造园中的应用可以作为新中式景观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传统美学进行传承的一种手段。4.本文创新性地将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手法与西方的黄金分割相结合,提出“量化留白”的概念。黄金分割是量化留白的重要理论依据,研究黄金分割的起源、发展和主要内容,发现它在数学中既是一个数字、又是一种计算方法,也是一种作图手段;在艺术领域,黄金分割又被广泛应用在许多艺术作品的构成和构图中,甚至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中,也可以找到符合黄金分割的数理关系。5.以中国山水画为对象,从构图和比例两个方面研究量化留白的可行性。构图方面,“量”对留白的影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哪里留白?”以黄金点和黄金几何作为依据对不同朝代、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山水画进行几何分析,寻找黄金分割与中国山水画构图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山水画中确实存在符合黄金分割的构图形式,说明按照黄金分割进行的构图同样符合中国古代画家的审美习惯;从比例方面研究量化留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留出多少空白?”通过对大量山水画中的留白进行提取,计算留白所占画面中的比例,并求平均值,发现得出的结果与黄金数十分接近。由此可见,用黄金分割对留白进行量的约束具有可行性。6.由前文可见,中国山水画对中国造园具有指导作用。留白技法常被应用到中国古典园林和新中式景观中,在此基础之上,量化留白作为具有数据约束的留白技法,更加适用于艺术性结合科学性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本文从平面构图、空间的构成、色彩的使用等方面研究量化留白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从而做到既提高视觉审美的可控性,有能切合新中式园林中所表达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