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要立足于学生本身的发展需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趋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与服务,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不仅在学校能够学习智力知识,还能积蓄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这才是教育的本真。社团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有效途径。社团拓展了学生知识域,延续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了学生领导气质,推动人际关系的融洽,培养团体合作精神。论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沪台两地中学生的社团现状、社团组建、社团管理、指导教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优秀社团的形成条件包括学校、指导教师、社团负责人社团成员社团规章、文化传承等方面,总结出优秀社团的特点,从而重新认识社团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道德与公民意识的发展,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丰富学校组织文化等,并就如何促进高中生社团的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