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指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了一项以“边缘化群体”为对象的社会改造工程。需要指出的是,社会边缘化群体的改造是当时维护边区的社会秩序和稳定、消除不利和有害因素、树立新的风尚、提高民众素质的重要工作,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这对整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和破除不合理的旧习俗、观念,对促进边区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论文以抗战时期边区对“边缘化群体”的改造为研究对象,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概括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和对边区社会边缘化群体改造的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写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创建及改造社会边缘化群体的重要性。指出在陕甘宁边区创建的过程中,边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边缘化群体改造的影响,分析了民国时期陕甘宁边区边缘化群体增多的社会原因,继而说明了边区政府对边缘化群体改造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首先说明了边区政府已经具备了对边缘化群体的改造条件。同时,着重阐述了边区政府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了消除土匪、挽救吸毒者、改造二流子和巫婆神汉,实施了一整套改造边缘化群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边区的社会面貌也焕然一新。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为事实依据,总结了边区政府改造边缘化群体的特点,突出了人民群众、社教工作和法律法规在边缘化群体改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后拓展视野,论述了边缘化群体的改造对当今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