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多义词在英文散文中的语义认知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6035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原型范畴理论逐渐被运用到多义词的教学研究当中,并据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多义词习得方法。但这些研究大多忽略了多义词各义项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理据。根据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特点,多义词意义本身即是一个范畴,各义项即其范畴成员,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其中,典型义项位于范畴中心,也称语义核心,非典型义项则处在语义核心周围的边缘位置,各义项间存在某种显著且相对稳定的原型语义特征。此外,各义项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语义核心会随着外部环境等变化而发生改变,并且不断会有新的义项添加进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首先,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笔者分析并阐释了多义词的语义结构。其次,为了更加直观地证明原型范畴理论在英文散文中多义词语义认知过程中的有效性,笔者从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材《当代英文散文选读》中挑选出一些典型例证,这些例证中包含至少一个常见却难以确定其文本意义的多义词,并将原型范畴理论逐一运用到这些多义词的分析中,以此确定其在散文中较为准确的意义。通过对典型例证的逐个分析,笔者发现,由于英文散文具有特殊的文体风格,其所用词汇的意义呈现一定的开放性,从而增加了某些多义词的语义认知难度,而原型范畴理论的运用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开辟了新视角。论文中的例证分析较为充分地证明了原型范畴理论在多义词语义认知中的解释力。同样是对多义词的研究,本研究侧重于发现并解释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的理据,且具体到英文散文这种特定的文学体裁上来,以期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多义词在英文散文中的意义,进而更好的理解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自身对英文散文及其它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其他文献
紫苏属植物的研究与利用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课题,我国对紫苏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紫苏属植物资源的概况、植物学性状、化学成分和主要用途,以期为进一步
目的调查医学院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护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3级本科护生实习前后进行SCL-90问卷调查,包括9个因子和1个附加项目。结果实习
铜版纸因制造工艺上使用涂料,故又称涂料纸。铜版纸一般分为单面和双面光两种。由于有些铜版纸因工艺上的缺陷,以致印刷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脱粉和伸缩变异,特别是单面涂料
连贯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过去几十年对语篇连贯的研究主要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语篇表层结构,如衔接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展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出现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
伴随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产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产品使用说明书汉译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报告对项目的来源、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项目的具
兴起于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重要文艺流派之一,以其形式上对传统创作手法的突破,以及着重创作者内在情感表达和事物本质揭示的新特点,而风靡一时,且对后世文艺
目的 分析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单独检测及
本研究以动物科学国际期刊论文为观察语料,以Crown(通用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对学术语篇的被动语态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被动语态是科技文体中一种显著的语法特征,也是学术英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译学借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声思维,开始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进入21世纪,翻译过程研究逐步发展成以击键法与有声思维法相结合的三元数据分析模式为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