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整个社会应该大力倡导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被商品化、市场化,社会不正之风日益严重。友善这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似乎渐渐被人遗忘,特别是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也不再那么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友善教育的重要阵地,却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一次升华,概括为24字,3个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此可见,“友善”作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被强化,所以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主要阵地,加强对高中生友善意识的培育,并使之将友善意识内化于心,才能使高中生自觉践行友善行为。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中生存在友善行为缺失,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亟待完善和强化。本文从四个部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含义、内容和特点进行界定,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与初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和对大学生的友善教育进行比较,概括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特点和内容。第二部分,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对开展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依据进行分析,本文分析了加强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理论依据的同时,通过高中生友善行为的缺失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两方面的分析,充分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这一部分通过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对高中生、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重要性,也为后面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实施策略部分奠定重要基础。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实施策略。指出在坚持友善教育的原则下,应该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和高中生的共同努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吸收和内化。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以身作则积极引导高中生践行友善行为,另一方面,强调高中生自身应该主动的将践行友善行为,提高自身对友善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的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思想政治课友善教育是结合思想政治课教材、相关友善实践活动及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对高中生进行友善价值的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其友善认知及友善道德实践行为的提升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