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模型的数值建模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潮是海洋中具有潮汐频率的内波。层化海洋中正压潮流经变化的底地形时可以激发内潮。内潮可以造成海水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升降,内潮波破碎所引起的混合过程直接影响海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的输送,对全球大洋动能和热含量的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潮在正压潮能量的耗散以及深海混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对大洋环流也有着重要影响。伴随同化方法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的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它将变分原理与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以海洋动力模型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同化可观测的海洋要素对无法观测到的海洋要素进行反演,实现了数值模型与观测资料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数值模拟的精度。本文对伴随同化方法在内潮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由海水动力学原始方程的球坐标形式出发,通过方程推导和连续变分分析,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的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数值模型。该模型在垂向采用等密度坐标,在水平方向采用球坐标,考虑静压近似和自由海面。该模型由两个子模型组成:正向模型和反向(伴随)模型,其中正向模型用来对内潮进行模拟,反向模型主要用来优化模型控制变量。两个子模型各自都采用了内外模态分离技术。该模型通过将内潮数值模型与观测数据相结合,以期提高内潮模拟的精度。本文基于新建立的伴随同化模型,围绕模型控制变量的反演问题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基于已建立的等密度坐标内潮伴随同化数值模型,通过理想实验探讨了模型控制变量的反演问题,并借此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初步检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伴随同化模型在多种理想地形上对多种空间分布的开边界条件都有较强的反演能力;通过反演开边界条件能够精确再现全场的内潮结构;代价函数和同化误差对模拟效果具有较强的表征能力,可以综合反映开边界条件的反演情况和全场内潮的模拟情况;借助独立点方案,空间分布的底摩擦系数、层间摩擦系数和水平涡动粘性系数也都能得到准确反演。理想实验的结果初步表明该伴随同化模型的建立是合理的、成功的。基于该模型,针对开边界条件的反演问题,通过理想实验进一步对控制变量的优化方法和优化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经典的先进优化算法在该模型的实际应用中未必总是可行,因而这些经典方法仍然是需要改进的,此时,一些易于实现并具有良好可操作性的简单算法不失为值得考虑的选择;独立点方案的使用通过减少控制变量的数量提高了反问题的适定性,并在物理上保证了控制变量空间变化的连续性和光滑性,进而可以提高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的精度。作为该模型的初步应用,本文通过同化TOPEX/Poseidon (T/P)高度计资料对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附近海域的M2分潮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模型控制变量,模拟结果与大部分的观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内潮数值模型与观测数据的有机结合以及吕宋海峡附近M2内潮的高精度模拟;在该海域的内潮模拟中,开边界条件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代价函数的下降绝大部分是由开边界条件的优化引起,水平涡动粘性系数的优化对同化结果有重要影响,但远小于开边界条件的影响,底摩擦系数的影响略大于层间摩擦系数的影响,但都远小于水平涡动粘性系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一般及较大以上事故更是频发,折射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结合安全监管工作实践,论述
本文基于观测获得的北黄海水位低频波动和海流震荡现象,结合渤海三个海洋站余水位长期资料和ROMS数值模式,建立了一个能够精确刻画渤黄海冬季水位低频波动和海流震荡现象的数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B类除草机器人竞赛的智能除草机器人。本除草机器人的特点在于适应能力强,主要适用于大棚、田垄等环境作业,在
以镜鲤鱼鱼糜为主要发酵原料,戊糖片球菌为发酵菌株,研究发酵过程中镜鲤鱼鱼糜肠品质特性和凝胶特性的变化。通过对镜鲤鱼鱼糜肠的pH、酸度、颜色、弛豫时间等理化特性研究,
针对低泵压条件下地热储层洗井作业对近井地带天然裂缝的诱导作用开展研究,完善了流体作用下天然裂缝发生剪切滑移的条件。基于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在同时考虑I,II型断裂复合扩
企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占比逐渐增加,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设备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研究目的探讨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拓展的可能性以期给成长中的中学体育教师提供可实践性的建议。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法为主,从一个专项技能、两个自学强项、全方面能力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