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教育部曾发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号召,于是“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各级学校蓬勃开展起来。被视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艺术尤其受到重视。对于儿童而言,从小接受京剧艺术的熏陶,无论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学习兴趣都大有裨益。本文所探讨的儿童非专业京剧教育,是基于校内外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京剧艺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其中“非专业京剧教育”是区别于以专门培养专业京剧演员为目标的专业京剧教育。本研究以教育戏剧理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法和案例法对我国儿童非专业京剧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现状问题进行梳理和考察,分析儿童非专业京剧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探索其在儿童的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挖掘其在引导儿童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儿童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儿童戏曲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教育价值。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当前儿童非专业京剧教育的成功经验:在语文课中融入京剧“念白”教学,在音乐课中教唱“京歌”,在体育课中运用京剧的“做”“打”等表演形式。此外本文还结合上海市徐汇区少儿京剧团的教学案例,加之笔者在儿童京剧教育培训机构的亲身教学实践,分析儿童非专业京剧教育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儿童非专业京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