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圣洁法典中的圣洁观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约肋未纪第17到26章以对圣洁的强调而被大多数圣经学者称为圣洁法典。自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对圣洁法典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独立性,构成,作者和写作时间,以及肋未纪以外的圣洁法典片段,对圣洁法典所体现的观念少有系统探讨。本文力图从圣洁法典具体的经文出发,分析这部分的文本中所体现的重要原则或观念,从而呈现圣洁法典整体的圣洁观的层次。这些原则或观念主要包括:分别,洁净与不洁,秩序与失序,圣洁源自雅威与人须效仿雅威,全面的圣洁等。本文认为,圣洁法典的圣洁观由以上原则或观念架构而成,不仅是历史上的以色列的宗教观念的反映,从后世基督宗教和犹太教思想来看,也具有永恒的幅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几何学的起源”问题,探讨了德里达对胡塞尔意义回溯理论的诠释与解构。胡塞尔的历史现象学认为,几何学公理的普遍运用能够承担唤醒成为历史的世界的使命。胡塞
本文试以“聚和”为主题对何心隐的思想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何心隐的“聚和”思想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官与民的和谐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聚和”的基本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以及法律制度等发生深刻变化,在回顾、认识和评价这些变化的时候,我们必须回到唯物史观的本体论视域中,寻求评判社会变革的合
知识产权哲学,这套理论当然是在知识产权法产生之后与哲学相结合才出现的。但是知识产权法的产生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理论准备,在其产生前就有许多关于知识,精神成为所有权对象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但是重视欣赏者与文学艺术作品之间相互影响的接受意识早已产生,先秦两汉儒家学者和古希腊罗马美学家对读者审美接受问题均有较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