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Ag)的抗菌性能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就有应用,纳米Ag因其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使其具有优异抑菌性能,但单纯的纳米Ag具有易团聚、分散性和稳定性差等缺点,影响了其在抑菌材料中的应用。将纳米Ag负载到本身就具有抗菌活性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表面,希望可以获得新型的,性质更加优良的纳米抗菌材料。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非晶型结构纳米TiO2和纤维锌矿型ZnO,非晶型的TiO2通过在450℃下煅烧2 h,获得晶型的纳米TiO2,再将4nm的纳米银胶粒吸附在晶型的纳米TiO2表面作为成核中心,通过光还原沉积的方法,将Ag均匀地沉积到TiO2和ZnO表面,制备出了核-壳结构的TiO2@Ag和ZnO/Ag复合纳米材料。TiO2@Ag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非晶型TiO2粒子是球形的,其表面光滑,没有颗粒状特征,是单分散性的,尺寸在400±18 nm。煅烧后获得锐钛矿型TiO2粒子的直径在360±16 nm。锐钛矿型TiO2粒子也保持着原有的球形形状和单分散粒径分布。此外锐钛矿型TiO2粒子由15 nm的纳米微晶组成,其表面粗糙,产生了颗粒状的特征。负载在TiO2表面的Ag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Ag纳米粒子在TiO2表面分布均匀。TiO2@Ag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Ag复合材料比传统TiO2/Ag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菌效率。而且TiO2/Ag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要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好,因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细胞壁结构而且Ag纳米粒子对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抑菌机制。ZnO/Ag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锌胶体球是由初级的大小约为20nm的纳米微晶组成,且其表面粗糙,沉积在ZnO表面的Ag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约为10±1.2 nm,沉积的Ag纳米颗粒是单分散性的,并坚固地锚定在ZnO上,呈现出球形形状。Ag在ZnO表面的沉积是均匀的,ZnO/Ag复合材料比原始ZnO粒子的表面更光滑,颗粒更均匀。ZnO/Ag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0.75mg/ml)的ZnO/Ag可以使细菌生长完全抑制,ZnO/Ag复合纳米材料的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以对硝基苯酚、甲基橙、甲基红以及罗丹明B模拟有机染料污水,用TiO2@Ag和ZnO/Ag复合纳米材料作催化剂,分别研究了它们对上述四种有机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能和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和ZnO对上述有机物光催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加氢催化反应几乎没有影响;而TiO2@Ag和ZnO/Ag复合纳米粒子对光催化反应和加氢催化上述有机物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不管是光催化反应还是加氢催化反应,TiO2@Ag和ZnO/Ag复合纳米粒子对反应的催化性能分别高于TiO2和Z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