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研究 ——以赣州市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陵山区是耕地撂荒的高发、多发区,近年来呈现量大、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农户是耕地利用的微观行为主体,也是耕地利用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探究农户撂荒行为机理,对于耕地保护和丘陵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不仅是出于收益最大化追求的经济理性行为,还具有包括观念、社会认可需求在内的社会和心理的多方面理性行为特征,并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限制。因此,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遵循“外生变量—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传导机制,构建农户耕地撂荒计划行为理论逻辑分析框架,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Probit、Tobit、分位数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进行验证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诊断发现,案例区耕地撂荒现象突出,并表现出显性和隐性两种撂荒形式。显性耕地撂荒诊断发现,从撂荒户与撂荒面积两个层面测度的撂荒率分别达到36.69%和17.50%;隐性耕地撂荒诊断发现,赣南丘陵山区隐性撂荒现象突出表现为播种面积减少、复种指数下降,以及阶段性耕地收益下降和集约度降低等特征。2.基于“外生变量—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的计划行为理论逻辑分析框架,能较全面地揭示丘陵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理论逻辑分析发现:(1)农户通过耕地撂荒认知(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撂荒意愿,从而决定撂荒行为。(2)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主要通过农户内在的自觉自省和外部舆论约束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体现了撂荒行为中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非经济理性动机。(3)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促进或阻碍撂荒行为发生的实际控制条件(耕地种植客观障碍、非农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数量),更多体现了农户的经济理性动机。(4)影响农户撂荒认知的外生变量(人口特征、就业特征、环境特征)最终也会对撂荒行为产生影响。3.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揭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机理的科学可行性。研究表明:(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撂荒意愿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3、0.24、0.58且显著,撂荒意愿对撂荒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88且显著,说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农户撂荒意愿,从而决定撂荒行为。(2)在行为态度的3个观测变量中,农户对耕地撂荒的环境影响认知高于对经济、社会影响的认知。(3)在主观规范的3个观测变量中,政府对耕地撂荒的干涉程度强于家人、村民对耕地撂荒的干涉程度,但家人、村民的干涉对农户的影响大于政府干涉对村民的影响;(4)在知觉行为控制的3个观测变量中,耕地种植存在客观障碍是影响农户知觉行为控制认知的最主要观测变量,其次是农业劳动力及非农就业机会。4.构建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探究了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农户认知从而决定显性耕地撂荒的行为机理。研究发现:(1)教育水平、家庭农业劳动力占比、村庄农业劳动力占比、家庭党员人数、耕地质量、灌溉条件、转出面积等对显性撂荒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人口结构、家庭务工收入占比、耕地面积、地块数量和通勤时间对显性撂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对显性撂荒产生影响的变量回归结果更加稳健、显著性更强,例如务工收入占比、耕地面积等;通过主观态度、行为规范对显性撂荒产生影响的变量回归结果稳健性和显著性稍弱,例如教育水平,村庄农业劳动力占比等。5.通过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探究了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农户认知从而决定隐性耕地撂荒的行为机理。研究发现:(1)外生变量对隐性撂荒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不同程度耕地集约度或复种指数的差异化影响;(2)对轻、中、重度隐性撂荒均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其影响程度随着隐性撂荒程度的加深而减弱。最后,本文提出了采取差异化耕地撂荒管理策略、增加农户本地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农户的耕地撂荒认知水平、营造保护耕地社会氛围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对胶粘剂行业的现行标准情况进行了统计,介绍了国内外胶粘剂领域标准制定的机构。根据标准的分类,对国外和国内胶粘剂标准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国内胶粘剂领域标准的初步展望。
有的人追念往昔,有的人沉迷新潮;有的人过尽千帆皆不是,有的人回头一望终是梦;有的人在异乡翘首以盼,有的人却对身边人视若无睹。一千个节日,有一千种过法,其中或许能找到你的影子。以前的年味儿陈晓霞国企职工以前的日子和现在比当然是寡淡的,可寡淡有寡淡的好处,底子干净,像一碗清水,
期刊
物理新课标教材高中版必修二有一个非常实际的课题研究项目,就是对潮汐现象的研究。在课本上,仅提供了研究的线索,一是潮汐的形成,二是潮汐发电。叙述很简单,所留的研究空间非常大。因此要想搞这个课题研究需要做大量
期刊
学位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模型方法,对2006—2017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发展演化、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7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偏低,时序演变较稳定,主要处于中度协调等级,仅有郑州市一直为高度协调城市,低度协调型城市数量众多;河南省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特征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傩舞文化研究" (项目批准号:20BE071)于2020年10月立项。项目负责人:付宜玲副教授。项目责任单位:广西大学。研究周期:2020年10月9日至2023年12月31日。项目组主要成员:罗斌、韩德明、农春雀、肖伟、金美月、李倩、符燕、陈堂春唐健清、张佳美。
期刊
为了促进金融与自主创新更加深入的融合发展,本文以河北省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各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分层分析,研究其内在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河北省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耦合度为高度耦合状态,各个地区间略有差异;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上升趋势。通过本文研究,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兴起,茶产业也随之崛起。虽然我国茶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其经营管理模式比较传统,使得产业单位产量不高、茶叶效益不高,进而造成我国差产业市场综合竞争力不足,而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必须不断突破和创新,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经营管理模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