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始于2001年9月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至今已经七年了,从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的实施到2003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可喜变化,各种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成功经验层出不群,学校体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作为学校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田径类课程同样也出现了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和需要不断解决的困惑、茫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初中田径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旨在全面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初中田径类课程的实施现状,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第一,田径类课程在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集中在30—40%之间,说明田径类课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处在很重要的位置,这与田径类课程的功能、特点等有密切关系;第二,田径类课程教学在逐步朝着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化。但学生喜欢田径类课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以田径项目为健身手段的学生人数也很少,田径类课程教学实现领域目标情况并不理想,新《课程标准》理念没有真正体现在田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第三,受传统田径课教学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实施田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偏差,田径类课程教学完成课程目标实效性方面有待加强;第四,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的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还以传统的竞技性内容为主,突出健康性的内容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和实施;第五,教学方法主要以一些传统教学法为主,一些具有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没有广泛地运用;第六,教学评价处于滞后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是以传统的方法为主,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某些困难。这些问题存在成为实施田径类课程教学的障碍,必须加以解决。本文对北京市海淀区初中田径类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形成适合北京市海淀区初中田径类课程教学优化的设想,为丰富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完善田径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