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选择继续或者再次就业,保持与社会的持续接触,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加入使劳动力市场得到了有益的补充,但是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数量的逐渐增多也触发了各式各样的劳动问题。由于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对于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规定不甚明确,实践中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法律关系定性问题、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层出不穷,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的裁判口径莫衷一是,这不仅不利于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也严重影响司法裁判的公正与权威。为避免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时遭遇维权困境,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界清关系,加深认识与统一尺度。本文从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定性这一问题出发,通过我国现阶段对于超过退休年龄劳动者权益保护纠纷的较为典型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研究法院在审判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系定性及权益保护的法律适用,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对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养老金的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作出认定,并据此提出与保护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权益相关的兼具理论性而又不失实用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