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的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因而对地层进行深部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开发出一种新型无毒的深部调剖剂,该调剖剂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延缓交联的弱凝胶,它具有注入时聚合物浓度和交联剂浓度低、单位体积费用低、成胶时间可调等特点。因此,它比较适合大剂量注入,有望进行深部处理,提高注入水的体积波及系数,改善吸水剖面,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深部调剖剂配方进行了三次改进,使得凝胶的强度增加、成胶时间缩短、稳定性提高而且酸碱适应范围有了较大的改善。调剖剂的最终配方主要包括聚合物、有机交联剂、第二交联组分和稳定剂等,在实验的过程中本文采取的性能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表观粘度的变化及弱凝胶成胶时间的控制,最终确定出各种添加剂的浓度范围和最佳加量。本文对影响成胶性能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它们包括:聚合物(类型、分子量、浓度和水解度)、交联剂(浓度、有机交联剂的交联体和配位体的比例和老化时间)、聚合物和有机交联剂的浓度比、除氧剂浓度、温度、PH值、剪切性能和矿化度等等。岩心流动实验和对弱凝胶在孔隙中运移行为的研究表明,该调驱剂封堵率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剖面改善效果好。 通过对有机交联剂的存在形式及与大分子链之间的作用进行分析,对该深部调剖剂的成胶机理作一定的探讨。然后又通过电镜扫描实验进行更直观的验证。从电镜照片来看,凝胶的结构很强,呈多重网状结构。 对于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滞留行为研究,我们发现动态滞留量比静态吸附量少得多;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滞留量并不算大,在误差考虑的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