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吕祖谦关于《诗经》的四大论辩平议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詩經》宋學是對漢唐以來走向僵化的《詩經》學的重新思索與反叛。由朱熹與呂祖謙所掀起的宋代第三次關於《詩經》的論辯,將該時期的《詩經》研究推上了高潮。經歷了學術思想的不斷演化,朱熹與呂祖謙這對昔日的論學好友,在“反序”與“守序”的區分下,承擔了不同的學術命運。在文學本位的《詩經》學背景之下,朱熹的《詩》學觀逐漸展露出眩目的光芒,而呂祖謙的《詩經》學,則因其主張漢代依《序》解《詩》的闡釋法,被近現代學者所摒棄。然而,筆者以為“反序”与“守序”的區分,固然能準確概括二人的《詩》學大旨,卻容易造成《詩》學研究的簡單化。朱、呂的《詩》學觀體現在二人關於《詩經》的論辯之中,而對於此次在末代最具影響力的論辯的研究卻幾乎一片空白。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全面梳理還原了朱、呂論辯的發展進程,以求清晰展現朱、呂二人關於《詩经》的數次交鋒。同時還將其置於宋代《詩經》學的宏大背景之下進行觀照,嘗試著結合一些闡釋學的理論揭示朱、呂的《詩經》學中所體現的《詩經》宋學的主要特征。此外,通過文本細讀,分析了朱、呂二人及其後繼者阐釋“鄭聲淫”的悖謬之處,批駁了“認為朱熹以變《風》、變《雅》為徒詩”的觀點,並提出了一二愚見。 論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為主體: 緒論:概述朱熹與呂祖謙關於《詩經》的四大論辯,簡要介紹近現代研究情況及本文的論述方式與特點。 第二部分:分述篇。從四個方面對朱熹與呂祖謙关於《詩經》的交鋒進行
其他文献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孙犁成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其单纯典雅、清新柔婉的小说文本不仅于战火纷飞中成功构筑了卓然自立的“白洋淀”世界,极大拓宽了
本文通过考察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现象和历史进程,借鉴西方电影理论成果来理解和透视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和现实处境,对男女导演镜头下女性形象塑造进行一番梳理,并探究形
一、优生培养的意义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智力结构的差别造成兴趣爱好不同,文化成绩两极分化。作为高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不同爱好、不同学习层次的
期刊
九十年代以来,樊忠慰的诗歌在诗坛中可谓独树一帜。他既没有像知识分子写作那样讲究写作的谱系,讲究诗歌文本中文化、历史等学科知识的异质混成,讲究思想体系的构建及其对诗歌文
作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旗手,白先勇能够广收博采、融会中西,他的小说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认识价值,又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白先勇早期创作深受西方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