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詩經》宋學是對漢唐以來走向僵化的《詩經》學的重新思索與反叛。由朱熹與呂祖謙所掀起的宋代第三次關於《詩經》的論辯,將該時期的《詩經》研究推上了高潮。經歷了學術思想的不斷演化,朱熹與呂祖謙這對昔日的論學好友,在“反序”與“守序”的區分下,承擔了不同的學術命運。在文學本位的《詩經》學背景之下,朱熹的《詩》學觀逐漸展露出眩目的光芒,而呂祖謙的《詩經》學,則因其主張漢代依《序》解《詩》的闡釋法,被近現代學者所摒棄。然而,筆者以為“反序”与“守序”的區分,固然能準確概括二人的《詩》學大旨,卻容易造成《詩》學研究的簡單化。朱、呂的《詩》學觀體現在二人關於《詩經》的論辯之中,而對於此次在末代最具影響力的論辯的研究卻幾乎一片空白。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全面梳理還原了朱、呂論辯的發展進程,以求清晰展現朱、呂二人關於《詩经》的數次交鋒。同時還將其置於宋代《詩經》學的宏大背景之下進行觀照,嘗試著結合一些闡釋學的理論揭示朱、呂的《詩經》學中所體現的《詩經》宋學的主要特征。此外,通過文本細讀,分析了朱、呂二人及其後繼者阐釋“鄭聲淫”的悖謬之處,批駁了“認為朱熹以變《風》、變《雅》為徒詩”的觀點,並提出了一二愚見。 論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為主體: 緒論:概述朱熹與呂祖謙關於《詩經》的四大論辯,簡要介紹近現代研究情況及本文的論述方式與特點。 第二部分:分述篇。從四個方面對朱熹與呂祖謙关於《詩經》的交鋒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