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办公楼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策略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层办公楼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其对应火灾工况下的人员疏散日趋成为一项研究热点,特别是基于电梯的双通道耦合疏散策略的研究,目前尚未有成熟定型的理论。论文以高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以海联国际办公大厦为研究实例,以高层办公楼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策略为研究主题,以疏散策略的对比优化为研究重点,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理论研究法、数值模拟法与对比分析法等手段对高层办公楼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设计、计算、模拟与分析三种疏散模型及其疏散效率,从而进行了疏散策略的对比与优选,为高层办公楼人员安全疏散策略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本文首先对火灾发展的基本过程与蔓延途径进行了描述;阐述了安全疏散准则,即安全疏散可用时间与必须安全时间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比较;分析了影响疏散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然后通过某办公楼的具体疏散条件及各研究模型的特点,确定了该大楼的适用研究模型,即基于Agent模拟技术开发的人员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研究了电梯用于疏散的可行性条件并建立了安全保障体系与监控系统;改进了传统经验公式,得出一种新时间计算公式,构建了该大厦的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数学模型。在阐述与理解传统疏散策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依据传统单纯依靠楼梯疏散(方案一)策略,设计了两种新疏散模型:分阶段使用楼梯—电梯双通道(方案二)和就近性协同使用楼梯—电梯双通道(方案三)。利用Pathfinder工具仿真三种逃生方式可知,合理采用楼梯-电梯耦合逃生方式比单纯运用楼梯逃生,其疏散过程更加顺畅,而且整体疏散效率明显得到优化。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及得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将基于电梯疏散可行性的双通道耦合疏散策略应用于实践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后续高层办公楼在火灾工况条件下的疏散预案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语言学,不仅以探究语言本身为主,也会考虑影响语言的外部因素和对语言学源头进行探寻。对于孔子时代,虽然对语言的认识比较模糊,但只要人们仔细揣摩,就能发现孔子时代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所涉及到的交通运输以及物流配送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就使我国的公路桥梁遭受到了较大的质量挑战。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