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价值视角下的社会公平问题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l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是长久以来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可是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公平的内涵以及标准的界定会有所不同。随着国家的出现,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自然上升为对于国家的要求。而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履行职能的过程也即公共行政的过程。在公共行政发展的早期,效率被认为是公共行政的唯一标准,公共行政仅仅被视为政策执行的工具而与价值无涉。究其原因,这与当时的政治——行政二分的观点有关。把效率作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隐藏着一种风险,即使目的性价值从属于工具性价值。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使政府丧失了人们的认同与信任而面临合法性危机,同时也会使官员千方百计地制造政绩。事实上,公共行政自诞生之日起其公共性便决定了社会公平是其根本属性。公共行政作为一种社会公器决定了其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尽管公共行政仍然追求包括秩序、安全在内的其他价值,但这丝毫不能改变公平在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问题。三十年的改革经验表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虽然不能忽略经济条件因素,但也绝离不开包括社会公平在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发展不仅需要巨大的经济资源和技术支持,而且需要独特的社会政治环境。要使中国社会由不平衡走向平衡、从不和谐走向和谐,关键就是要在政府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社会公平实现政治与经济制度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公平首先是要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分配所得及与他人分配所得差距与自己及他人的条件感到均衡,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理论考察、系统归纳、比较研究与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功能与职责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试图寻找能够化解当前我国由社会公平引发的一系列矛盾的途径与对策,为我国政府进行积极有效的行政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与建议,进而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与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持相适应的水平。
其他文献
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每个国家政府必须履行的两项基本的政府职能。能否为社会提供长足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仅是衡量政府公共管理能力高低的标准,也是国家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