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口地处渤海辽东湾顶部,是辽河水系的一个重要入海口,来自辽河的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对整个辽东湾乃至渤海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于2013年8月(夏季)、2013年10月(秋季)和2014年5月(春季)在辽河口周边海域共布设32个采样站位开展对浮游动物群落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空间生态分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探讨主要植食性桡足类摄食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辽河口周边海域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航次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大类26种,浮游幼虫(体)14类。浮游动物丰度及生物量春季最高,从春季到秋季呈下降趋势,大网丰度各季节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河口上部,而中网丰度高值区分布则表现出从春季到夏季向河口东部和南部转移的特点,生物量分布特点与中网丰度分布相似。辽河口浮游动物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⑵辽河口周边海域各季节(春、夏、秋)浮游动物优势种(类)以桡足类为主,占种类组成的66.7%,优势种(类)季节更替明显,春季到夏季、夏季到秋季优势种(类)的更替率分别为53.33%和46.15%。洪氏纺锤水蚤、火腿伪镖水蚤、强壮箭虫和小拟哲水蚤在各季节均占有较大比重,为该海域主要优势种。运用Levins公式和Petrailis指数测定了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各季节优势种(类)生态位宽度介于0.04~0.73,各优势种之间生态位宽度存在较大差异,种对间生态位重叠介于0.00~0.99,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47。广生态位种类之间常表现出较高的重叠程度,窄生态位的种类与其他种类的之间常表现出较低的重叠程度,生态位较相近且受环境因子影响相似的物种之间常会表现出较高的重叠程度。⑶通过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辽河口周边海域各季节(春、夏、秋)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主要受海水盐度、温度和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辽河口盐度指示种为火腿伪镖水蚤,各季节(春、夏、秋)均大致可以分成3个环境区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各季节均受到环境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海水盐度、温度、pH值和水体中氮、磷含量是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⑷计算主要种类摄食率及群体摄食率,进而推算出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结果显示,各季节群体摄食率平均为119.56μg·m-3·d-1,且夏季>春季>秋季;各季节植食性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平均为0.94%,且春季>夏季>秋季。洪氏纺锤水蚤为辽河口周边海域主要植食性桡足类,其肠道色素含量介于0.04~0.71 ng·ind-1,平均含量为0.28 ng·ind-1,群体摄食率介于12.89~77.81μg·m-3·d-1之间,平均达到53.62μg·m-3·d-1,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平均达到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