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STAT3抑制剂C188-9对胃癌的抑制作用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vent_chri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作为占据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列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着社会的发展。鉴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差异,大多数病例在疾病进展的中晚期才能得以确诊,错过了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且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较差,手术之后的五年总体生存率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目前对于中晚期胃癌多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现有的化疗药物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及较高的耐药性,故而寻找新的替代药物变得至关重要。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家族STAT(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TAT3是该家族重要成员之一,被激活的STAT3可以与DNA相结合,调控基因转录的过程,引起下游相关癌基因的过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促进体内癌症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目前相关实验已经证实STAT3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恶性肿瘤中也发现了STAT3的异常表达。C188-9是一种小分子的STAT3抑制剂,已有相关实验报道其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目前尚未见到小分子抑制剂C188-9对胃癌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报道。方法:1.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了几株胃癌细胞系中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状态(phos-STAT3)的表达水平;2.采用CCK-8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经药物处理之后的胃癌细胞系的增殖活性及胃癌细胞系中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其磷酸化状态(phos-STAT3)的表达水平;3.采用凋亡试剂盒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经药物处理之后的胃癌细胞系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4.分别采用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来检测经小分子抑制剂C188-9处理之后胃癌细胞系运动能力受影响的情况,主要包括细胞的迁移和侵袭;5.建立胃癌细胞异种种植瘤裸鼠模型,进一步的探究药物C188-9在体内条件下对胃癌的抑制作用。结果:1.所有胃癌细胞系内均有STAT3蛋白的表达,并且与正常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相比较,磷酸化的STAT3(phos-STAT3)蛋白明显高表达于几株胃癌细胞系中;2.药物C188-9具有显著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药物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STAT3蛋白的磷酸化;3.药物C188-9可以显著地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促进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4.药物C188-9可以在体外显著地减弱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5.药物C188-9明显地抑制了裸鼠模型中胃癌细胞异种种植瘤的生长。结论:小分子抑制剂C188-9在体内及体外条件下均可以发挥其抑制胃癌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鲁西黑头羊新品种培育过程中,逐步建成了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羊场为核心育种场,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等育种场和聊城市东昌府区等重点乡镇专业育种户为骨干的联合育种体系,加快了新品种培育进度和扩繁推广步伐。2017年底,鲁西黑头羊育种群存栏51 433只,繁殖群存栏100 943只。在育种群51 433只鲁西黑头羊中,种公羊404只,占0.79%;2~5岁繁殖母羊32 315只,占62.83%;后备公
背景:肾脏移植是治疗肾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主要的肾脏来源有公民逝世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和亲属活体捐献(relative living donation,RLD),其中DCD是目前肾脏来源的主流。随着肾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显著减少,而由于受体本身基础疾病多、供体源性感染、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
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各种因素累及到脑内微小动静脉、毛细血管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认知下降、精神情绪异常、步态障碍等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CSVD多发于6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中青年人群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临床上95%的无症状CSVD患者的MRI影像提示存在脑白质病变(white mat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常见。近年来,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几乎相同,这揭示了疾病的恶化进程十分迅速与治疗疗效的不满意。肝细胞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发现症状就已经处于癌症的晚期。目前普遍采用的HCC治疗方法有:肝脏手术切除术、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以及肝移植,这些方式对早期HCC患者有效,对晚期H
目的通过检测使用达格列净后对棕榈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力、凋亡水平、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及自噬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使用DMEM/F12完全培养液培养HK-2细胞。在37℃、5%CO2饱和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细胞生长密度达70%-80%时传代。细胞分组:正常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HK-2细胞;棕榈酸组:使用棕榈酸浓度为150umol/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慢性疼痛周期长且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CP/CPPS的自身免疫失调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Th1、Th17细胞被认为与CP/CPPS的疼痛相关,中枢敏化也被认为是慢性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从CP/CPPS疼痛的神经调控机制出发,探究CP/CPPS大鼠模型是否存在CD4+T细胞亚群L5-S2脊髓浸润及是否参与中枢敏化
研究目的1.探索外周血环状RNA在冠状动脉钙化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及其诊断价值研究;2.探索环状RNA:mmu-Pex13-0003、mmu-Galk2-0007在小鼠动脉钙化形成中的表达。研究方法1.高通量微阵列芯片分析三组钙化与非钙化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circRNAs差异表达谱;2.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筛选可作为冠状动脉钙化(CA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所以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钙化组表达上调的cir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常见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由于许多国家吸烟人数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COPD的发病率仍可能会增加。近年来,通过对COPD的深入研究,逐渐意识到其不仅累及肺脏,还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并可伴有多种合并症,其中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COPD的主要合并症之一。COPD
背景与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最后常常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DN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巨大的经济负担。在DN的发展过程中,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其关键因素。由于目前对于DN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关键靶点,寻找新型的更有效的DN治疗药物有重要意义。肌肽(L-Carnosine),它是由一种具有多生物活性的二肽,是由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下晶体液与胶体液容量复苏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辅助的肝切除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肝切除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晶体容量复苏组(G1组,n=42例)与胶体容量复苏组(G2组,n=44例),两组患者在切肝前均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后连接MostC are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stroke vo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