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方法单一,疗效甚微。中医药基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在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已有研究证实其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大多研究只针对某种疗法进行研究,未对中医众方案进行优化组合。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医综合疗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制定一个内外结合、针药并用的中医综合诊疗方案,以期发挥传统医学在脓毒症治疗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纳入2016年5月-2017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2012年国际拯救脓毒症指南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静滴血必净注射液、电针足三里及吴茱萸外敷神阙穴),疗程均为7日。观察两组28天病死率、ICU住院天数,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日)的APACHE-Ⅱ评分、血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胃肠动力功能(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胃肠免疫屏障功能(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和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乳酸)。结果:1.病情严重度及预后评估比较:经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CU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第7日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2.炎症指标比较:治疗第7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WBC、PCT、CRP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胃肠疾病中医证侯评分比较:治疗第7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肠疾病中医证侯评分明显降低(P<0.05)。4.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比较:治疗第7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P<0.05)。5.胃肠动力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第7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TL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GAS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VI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胃肠免疫屏障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第7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gG、IgA、IgM、CD3+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第7日,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DAO、D-LAC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可改善病情严重度,缩短ICU住院天数,不能改变病死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中医证候;改善胃肠功能,包括胃肠动力功能、免疫屏障及粘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