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儒学的关系问题。全文分为四大部分,即中华民族精神的百年探索、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中华民族精神与儒学的关系。 文章的第一章对百年中华民族精神的探索历程作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为第一阶段;五四运动前后至30年代并延续到6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第三阶段。 文章的第二部分讨论的是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章提出界定民族精神的三个条件,即: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品质、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力量之源。文章对有关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讨论,认为:现阶段对待民族精神应该正面弘扬;民族精神是群体性和个体性、稳定性和流变性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等等。 在第一二部分的基础上,本文在第三部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即自强精神、重德精神、整体为上和爱国主义。 文章的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所在,讨论民族精神与儒学的关系。文章的结论是:一、探讨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从中华文化入手。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三、中华民族精神的百年探索历程就是对儒学的不断反思和重估的历程;儒学具备了民族精神的基本性质从可能性上为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殊重要性提供了说明;儒学和中华民族精神在内容上的大面积重合不能不为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的身份提供现实性依据。四、在当代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儒学是最可借鉴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