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与儒学论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e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儒学的关系问题。全文分为四大部分,即中华民族精神的百年探索、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中华民族精神与儒学的关系。 文章的第一章对百年中华民族精神的探索历程作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为第一阶段;五四运动前后至30年代并延续到6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第三阶段。 文章的第二部分讨论的是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章提出界定民族精神的三个条件,即: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品质、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力量之源。文章对有关民族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讨论,认为:现阶段对待民族精神应该正面弘扬;民族精神是群体性和个体性、稳定性和流变性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等等。 在第一二部分的基础上,本文在第三部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即自强精神、重德精神、整体为上和爱国主义。 文章的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所在,讨论民族精神与儒学的关系。文章的结论是:一、探讨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从中华文化入手。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三、中华民族精神的百年探索历程就是对儒学的不断反思和重估的历程;儒学具备了民族精神的基本性质从可能性上为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殊重要性提供了说明;儒学和中华民族精神在内容上的大面积重合不能不为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的身份提供现实性依据。四、在当代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儒学是最可借鉴的文化资源。
其他文献
模型制作在建筑设计构思和表现中有着非常重要,而实际的建造体验活动能触发学生对建筑的理解与认识.本文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建筑学基础教学为例,阐述建造教学在课程融合、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L)形神变化特点及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就诊的以恶性淋巴瘤为第一诊断的患者,对各期形神损伤及中药用药情况进行统计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专业引领策略,它是为实现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与手段的总和。它主要分为理论式引领策略、经验式引领策略与实践式引领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海藻糖是一种无醛基的非还原性二糖,口感优于蔗糖,是新一代糖尿病患者的食糖替代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逆保护功能。海藻糖在食品领域、农业领域、医药领域和聚合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