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重庆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市民对健康的追求也与日俱增,“花钱买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深。20世纪90年代末,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像雨后的春笋般地出现在全国各地,且呈现出一遍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在重庆市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其各个方面的发展还相当不完善,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重庆市主城五大区30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俱乐部的发展存在着如:趋同现象严重、盲目投资、法规体系的建设滞后、营销的手段单一、科研和新产品的投入不够,俱乐部经营规模偏小投资额集中在200万元以下的俱乐部比例较大,俱乐部的布局不合理,地理位置较分散、交通不利、人口流动量大、城市透视点强的地段俱乐部分布较多,俱乐部内既懂体育又懂管理的经营人才缺乏,优秀健身指导员工资水平低、流失严重,消费者人群年龄出现断层现象,因此本文以重庆市30家以健身为主的商业健身俱乐部的500名健身消费者、100名健身指导员以及30名经营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宏观调控2.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经营和管理3.加强俱乐部之间以及俱乐部与外界之间的联系4.提升体育健身俱乐部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5.根据俱乐部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融资方式,有条件的俱乐部尽量采用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6.根据俱乐部所确定的市场策略,选择俱乐部创建的组合7.实现网络化的管理8.建立俱乐部经营风险的管理机制9.引导市民对体育健身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市民进行体育健身消费的意识10.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