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至今,已形成院校评估、专业认证、质量审核、综合排名等多元化评估模式。在严把高等教育质量关,实行高校分类管理,鼓励高校特色办学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政策指导下,教育评估体如何现国家质量意志,尊重学校自我管理,维护各方教育利益,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各类评估模式存在目标适切性差异,因此,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评估,模式恰当,有的放矢,对于发挥学校主观能动性,实现评估合作关系,维护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都有积极意义。通过对高等教育评估模式及质量保证国内外现状的文献研究,本文认为各国审核评估以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重视过程,突出高校自我管理与改进,具有方案灵活性强,维护学校自治,社会参与度高的特点。实施合格评估与质量审核相结合的院校评估,既有利于保障新建院校的基本办学资质,又有利于鼓励合格院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因此,审核评估方案及其基础性实施条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组织管理、审核范围、审核过程、审核后续等几个主要方面对英国和新西兰最新院校审核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研究,认为英国审核评估强调教育机构公信力,重视学生意见,以审核结果为依据实现质量问责;新西兰审核评估重视学校自主权,接受社会监督,元评估机制完善,并得出两国质量体系特色化、社会参与多元化、质量信息透明化的共同特征。根据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评估对审核模式的迫切需求,立足国情,汲取经验,本文认为应从审核目标、组织管理、审核范围、审核程序等主要方面搭建我国审核评估的方案框架,做到关注质量保证,建立合作关系,突出办学特色,完善考察流程。方案的实施需要内外部质量体系的通力配合,政策环境是基础,评估文化是条件,质量保证是核心。在指导院校审核,促进质量改进方面,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的系统化标准和制度化管理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内外部质量保证标准和元评估标准构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本文以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为案例进行研究,认为该标准体系重视各层次质量政策与流程,尊重学校发展愿景,强调评估机构资质,推广质量信息系统,努力实现欧洲层面质量保证体系互认,经验共享,并提出深化质量政策与质量意识,完善内外部质量保证标准,建立审核评估元评估制度的相关建议,为审核评估的实施夯实基础,建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