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若干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是居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第四大谷类作物,也是遗传学研究广泛应用的模式植物之一,主要用作饲料、粮食、啤酒工业原料以及医药工业原料和保健食品。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大麦的营养保健价值日益重视,大麦育种研究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起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野生大麦具有很多优良基因,在大麦育种研究中的潜力巨大,因此倍受国际大麦科技界的瞩目。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材料华0572与澳大利亚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Homelin的杂交F2群体为作图群体,构建SSR标
其他文献
本试验于2004-2005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实习基地进行。采用三个类型品种东农42(高蛋白型)、东农46(高脂肪型)和合丰25(丰产型),四个硫素水平(0,9,18,27kg/hm2),分别以小区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硫素营养对大豆光合作用、硫素代谢、根系活性、硫素积累分配以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RuBPCase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活性在结荚期最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是现代玉米育种及生产的一项重要成就,而密植条件下提高植株光能利用率又是
教育部再次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列为十三五期间的工作要点之一,笔者基于老年用品行业现状和高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以共建专业工作室为基本框架的人才多元协同培养
通过对7种丁香叶片表皮形态比较,分析了系水平上的环境适应机制差异及其与系统学的关联。结果表明:暴马丁香(长花冠管组)和紫丁香(欧丁香系)的叶片形态比其他5种有更强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