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资源作为绿色新型能源,可减少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因其开采条件简单、用途广泛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开采的热储层有孔隙型热储层和基岩裂隙型热储层。孔隙型热储层主要包括新近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发育比较均匀;基岩裂隙型热储层主要包括奥陶系、寒武系和蓟县系雾迷山组,奥陶系和寒武系热储层发育极不均一,雾迷山组热储层因其发育稳定而成为主力开采层,但由于雾迷山组热储开发强度较大,且开采较为集中,造成该热储压力急剧下降,因此,急需加大奥陶系热储的开发力度。天津市奥陶系热储层顶板埋深882~3104m,厚度29~1184m,单井出水量多数在30~200m3/h之间,井口稳定流温48~76℃,但是富水性极不均一。由于奥陶系热储层发育的不稳定性,导致施工风险加大,影响了其开发进程。本文通过收集50多眼奥陶系钻孔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以往研究成果,对测井曲线进行二次解译,重新划分奥陶系各组地层,统计奥陶系钻井漏失情况和裂缝发育情况,进一步查明奥陶系热储层的空间展布、分布范围、产状及与上下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本文从岩性、构造、层序组合、水动力条件、埋深等多方面系统研究奥陶系岩溶热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泥质含量的增加对岩溶发育具有负影响;构造凸起区一般较凹陷区岩溶发育,而且断层越近,岩溶越发育,对同一岩性而言,断层上盘和下盘的岩溶裂隙发育也存在差异,钻井资料表明,下盘岩溶明显较上盘发育;上覆地层为新近系,由于其风化淋滤时间长,岩溶最发育,上覆地层为中生界岩溶发育次之,而上覆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岩溶发育最次,而且众多钻孔资料显示奥陶系各组段中统马家沟组岩溶发育最好,下统冶里-亮甲山组岩溶发育相对较差,中统峰峰组对下部岩溶发育具有负影响。由于奥陶系为易漏失地层,尤其在风化壳漏失将给施工带来极大风险,因此在钻遇奥陶系前必须做好风险分析预测和应对措施,保证顺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