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三角紫叶酢浆草(Oxalis triangularis Subeg. triang)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以三角紫叶酢浆草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碳源效应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并结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了三角紫叶酢浆草离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碳源对叶片外植体植株再生,不同蔗糖浓度对植株开花和有糖无糖培养基交替培养对组培苗叶色的影响。其试验结果表明: (1) 以叶片为外植体,MS+6-BA0.5mg/L+NAA0.5m/L+IBA 0.1mg/L+蔗糖3%为最佳培养基配方组合,其出芽率为90%。 (2) 以叶柄为外植体,MS+KT1.0mg/L+NAA0.5m/L+IBA0.5m/L+蔗糖3%为最佳培养基配方组合,其出芽率为93.33%。 (3) 继代培养中,MS+6-BA1.5m/L+NAA0.2mg/L+蔗糖3%为最佳培养基配方,月增殖倍数达4.44。 (4) 生根培养中以1/2MS+NAA0.2+蔗糖2%为最好,生根率达95%。 (5) 在不同碳源及蔗糖浓度研究中发现,蔗糖是三角紫叶酢浆草组织培养的最佳碳源,3%是其最适浓度,葡萄糖效果其次,可溶性淀粉效果最差。 (6) 不同浓度蔗糖实验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3%时,植株生长最好,当蔗糖浓度达到5%时试管苗就会开花。 (7) 有糖(3%)—无糖(0%)交替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蔗糖是影响三角紫叶酢浆草叶色的重要因素,在无蔗糖的培养基中植株叶色由紫变绿,转入3%蔗糖浓度的培养基后又逐渐恢复紫色。糖对叶绿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将含糖量3%培养基中正常显色的植株转入无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但花色素苷含量降低的幅度远远大于叶绿素降低的幅度,而再次转入含糖量3%的培养基中,随时间增加,两种色素都逐渐升高,但花色素苷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叶绿素增加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