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纤维的表面化学改性及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纤维表面的化学改性,不但可以为碳化纤维的功能化利用开辟新的应用领域,也将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增强碳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提供有益的技术指导。 本文研究了250℃低温半碳化的聚丙烯腈纤维和900℃高温炭化活化的黏胶基活性碳纤维的表面氧化或接枝改性效果。利用硝酸氧化、燃烧法、等离子体处理、辐照接枝四种方法对炭化纤维进行了表面化学改性。研究了硝酸氧化、燃烧法和等离子体法三种方法对活性碳纤维的化学修饰效果。制备了含有丰富有机基团的多孔炭纤维或半炭化离子交换纤维。探讨了工艺条件对改性碳化纤维的结构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单丝拉伸、扫描电镜、原子吸收法等方法对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评价了改性碳化纤维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硝酸氧化法处理半碳化的聚丙烯腈基纤维,可制备一种新型的弱酸性的半碳化纤维,该纤维表面氧化性基团含量达到3.78mmol/g,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燃烧法、等离子体处理和硝酸氧化三种方法的改性效果比较表明,就纤维表面氧化性基团的含量、力学性能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等方面来说,硝酸氧化法可获得最好的改性效果。硝酸处理后,纤维表面氧化性基团含量达到3.90mg/g,拉伸强度为原纤维的58.6%,而对Pb2+的吸附能力为原纤维的1.6倍。利用共辐照接枝法可以成功的在活性碳纤维表面接枝丙烯腈(AN)单体,根据热重分析结果,接枝率超过12%。反应体系中DVB的加入可增加AN的接枝效率。经过偕胺肟化处理后,对H92+离子的吸附容量为25.8mg/g,是原纤维的吸附容量的2.6倍。接枝后,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有所降低,导致其对大分子量染料的吸附能力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课题通过选择原料配比、加料顺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确定合成阻燃剂二溴新戊二醇(DBNPG)和聚磷酸三聚氰胺(MPP)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将自制的两种阻燃剂复配作为新型溴磷氮复合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的研究和应用也是如火如荼。由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虚拟世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
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量子点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聚合物良好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发光材料、传感器等领域。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粘结性能,以及优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