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在逐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自2004年我国提出扩大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尤其是2014年我国首次成为对外净投资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我国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政策及其对生产率效应的研究关系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和国家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研究结论能为企业投资实践提供具体指导,无疑具有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研究国家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对企业生产率效应的影响,主要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境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是否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其二,如果是,对比政策驱动型和非政策驱动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率效应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其三、如果是,何为造成政策驱动型与非政策驱动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使用断点回归和倾向值评分匹配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使用断点回归的方法研究实证发现:对外直接投鼓励政策《境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其次,使用倾向值评分匹配的方法实证发现:相对于政策驱动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非政策驱动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相对于非政策驱动的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政策驱动的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最后,基于倾向值评分匹配前后的处理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平均处理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非政策驱动的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显著提升,政策驱动的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显著提升。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回顾既往研究动态和研究方式,提出本文研究框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主要回顾和述评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政策及制度研究现有理论,对现有对外直接投资和政策及制度理论的回顾,有助于在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背景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主要从投资总体规模、投资区位分布、投资行业分布、投资进入方式、投资主体分布等方面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从总体层面和分不同类型的投资层面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政策,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及鼓励政策的演变和总体特征,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政策对企业生产率效应的机制探析研究提供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首先,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政策《境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其次,实证分析政策驱动型与非政策驱动型企业的生产率效应;最后,探讨造成政策驱动型与非政策驱动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率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为结论及建议。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