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文本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对于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十分有益的。阅读练习系统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与提升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2019年9月,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全国统一使用,目前是使用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但国内大多是针对苏教版、沪教版教科书练习系统的研究,对于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练习系统研究几乎是空白。为了丰富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练习系统的研究成果,促进教科书相关理论研究,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本论文选取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练习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学术意义及应用价值、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以国际素养测评PIRLS2016为框架,从不同层次的阅读认知过程对二至六年阅读练习进行统计与分析;第三部分研究阅读练习系统中所体现的阅读方法,结合课程标准分析不同学段读法指导要求的侧重点,对阅读方法的单元训练专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第四部分具体分析阅读练习系统中独立设置的阅读策略以及一些零散地分布的其他阅读策略;第五部分将阅读练习中呈现的非连续性文本类型进行归类,发现其对预测、复述等阅读策略也有所渗透;第六部分分析阅读练习系统中体现文体知识,也对练习中蕴含的文体知识的呈现形式进行分类;第七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对教科书阅读练习系统中涉及的综合性学习阅读习题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学段体现不同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以及中高年级不同形式习题编排上的体现;最后,从以上几个方面总结了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练习系统设计的优缺点,为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国际阅读素养测评PIRLS2016为指向,从不同层次的阅读认知过程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练习系统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也在阅读方法、阅读策略、非连续性文本、文体知识以及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对该套教科书阅读练习系统进行多维研究,全方位的总结了阅读练习系统中存在的优缺点,旨在优化教科书阅读练习系统和教师的阅读教学,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正确解读教材,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